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

ID:40702049

大小:1.1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06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_第1页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_第2页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_第3页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_第4页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三农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指:、、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2003年1月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江泽民2004~2012年连续9年,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1.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农业发展概况,了解中外历史上涉农的重大改革及统治者涉农政策的调整等基本史实。2.理解中外历史上统治者涉农政策调整的依据、目的、影响及其给我们留

2、下的深刻启示。3.关注时政,理解当今党和政府对“三农”实施的重要举措,掌握这些做法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谐的重大现实意义。学习目标:1.中国古代统治者是如何重视农业,调整政策的?2.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及生产工具的革新概况。3.中国古代兴修了哪些重大水利工程?作用如何?4.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的调整?土地的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调整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5.世界历史上美、日、俄(苏)统治者是如何调整涉农政策的?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思考:古代统治者关注“三农”,调整政策(1)商鞅变法(2)贞观之治(3)开元之世(4)元世祖重视农业国

3、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重用人才,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1)东晋南朝时期(2)唐朝时期(3)南宋时期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蔬菜新品种从西域地区的引进,茶树在江南地区的栽培。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1)春秋战国时期(2)唐朝生产工具的革新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曲辕犁与筒车的出现水利工程的兴修和运河的开通(1)战国时期(2)秦国(3)隋唐(4)元朝秦国蜀郡太守李

4、冰在岷江流域修筑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开凿灵渠,勾通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促进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唐玄宗时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元世祖治理黄河;为便于南粮北运,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相通。链接中考:1.(2010·福建福州)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2.(2010·江苏淮安)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筒车B.铁农具C.

5、都江堰D.牛耕3.(2010·广东佛山)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链接中考:链接中考:4.(2011·苏州)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

6、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5.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孙中山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6.(2011·山东聊城)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

7、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链接中考:7.(2010·安徽)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调整措施土地所有制影响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变地主私有为农民私有三大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变农民私有为公有十年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公有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