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

ID:23917253

大小:331.5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1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_第1页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_第2页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_第3页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_第4页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www.ks5u.com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三农”问题专题复习导航“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由于涉猎学科的广泛性、综合性,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和焦点,备考复习中需要特别重视。【背景材料】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

2、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了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考点整合】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1)历代统治者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唐太宗还力倡节俭。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宋朝:王安

3、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推广植棉,增加经济立法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清朝: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等措施。(2)生产工具的进步夏商周:主要是木、石、骨和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耕犁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三国: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峪关都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3)水利的兴修春秋战国: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

4、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秦朝: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隋朝: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4)农学著作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清: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生产技术。(5)农作物推广商朝:种植黍、稷、麦、稻、桑、麻。西周:农作物品种增多,包括后

5、世的大部分作物。商周时“五谷”已种植。明朝: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农作物传入我国;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启示与点拨:①重视农业、与民休息的惠民政策,是古代史上几次比较清明、得到史家肯定的封建盛世出现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封建统治者有无作为的一个主要标准,也常常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②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即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③农学著作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2、中国古

6、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是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其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其实质也是承认土地私有。“编户齐民”: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被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租庸调制”:隋、唐初实行,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两税法”:唐后期(即780年)实行,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7、和进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丁银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