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中医适宜技术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

ID:40699759

大小:7.08 MB

页数:134页

时间:2019-08-06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_第1页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_第2页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_第3页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_第4页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宇-中医适宜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适宜技术刮痧疗法陈宇淮安市淮阴医院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概述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起到祛除邪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概述传统认识:“痧”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叫法,属于中医学范畴的一种病症名。《急救痧症全书》:“痧者,厉气也,入气分则作

2、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则气阻血滞。”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统称之为“痧症”,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现代认识:机体发生疾病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在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潴留,成为危害机体健康、使体内环境失衡的内毒素,这些内毒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出痧的过程是排出体内毒素的过程。故此,痧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代谢废物的离经之血。什么是“痧”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

3、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概述一预防保健作用二治疗作用刮痧分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护表能力,外邪不易侵表,机

4、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一、预防保健作用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二、治疗作用(一)活血祛瘀(二)调整阴阳(三)舒筋通络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一)活血祛瘀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刮痧可使其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

5、其蠕动恢复正常。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二)调整阴阳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

6、的病理变化。(三)舒筋通络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三)舒筋通络刮痧的用具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

7、作用。刮痧工具椭圆形刮痧板方形刮痧板缺口形刮痧板三角形刮痧板梳形刮痧板刮痧器具的选择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需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或色拉油。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刮痧涂剂1.根据医嘱,备齐用物,洗手,携至床旁,再次核对;2.解释目的、方法;确定刮痧部位;如头部、颈项部、胸部、肩背部及四肢部等。选取适合的体位。刮痧操作

8、步骤体位胸、腹、下肢内侧、前侧部多选用仰卧位或仰靠坐位;头部、颈部、背部、上肢和下肢外侧部多选用俯卧位或伏俯坐位及坐位。坐位伏俯位俯卧位3.暴露刮痧部位,铺治疗巾或垫手纸于部位之下,用75%酒精消毒皮肤。冬季要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4.检查刮具边缘,蘸水、油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与皮肤保持45~90°角,单一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动。5.刮痧的方向6.刮痧的次序总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