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92987
大小:3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6
《2012新课程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1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2.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区别蛋白质和DNA,并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种类(二)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问题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蛋白质和DNA的热稳定性有何不同?DNA的热稳定性较高:蛋白质热变性不可恢复,DNA热变性后可复性。问题②S型细菌的所有DNA都能转移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进行复制并表达吗?只有可转移DNA才能够侵入R型细菌细胞内进行复制并表达。问题③对于多细胞生物(例如人类
2、)会不会受到T-DNA的侵染?不会,人类摄食有机物后需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可转移DNA一般只能够侵入单细胞生物,而单细胞生物细胞内也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特异性切割外源DNA,从而保护自身的遗传稳定性。问题④转化与基因工程的关联?基因工程的第2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之一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中的T-DNA可转化进入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细胞中,并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复制并表达。(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问题①将“死S+活R”混合注射后小鼠体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3、?R菌含量变化:先减少后增多,最后趋于稳定。“先减少”原因:从免疫学角度解释: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从转化角度解释: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后增多”原因:S型细菌增殖后导致小鼠患病,同时免疫力降低。S菌含量变化:由无到有,呈现S型增长。(原因略)问题②R菌和S菌能否相互转化?不能。只有S菌才含有可转移DNA导致R菌的转化。问题③“DNA+DNA酶”一组实验的目的与原理实验目的:因为DNA中混杂了万分之二的蛋白质,做“DNA+DNA酶”一组实验可以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原理:酶的专一性。DNA酶=DNA水解酶
4、=将DNA(小注:比较DNA水解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噬菌体的简介细菌病毒,专性寄生于细菌细胞内,是一种DNA病毒。(二)病毒的增殖1吸附、2注入、3合成、4组装、5释放(三)实验设计思路实验一: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亲代噬菌体DNA,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实验二: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亲代噬菌体蛋白质,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结果预测:实验一中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而实验二中子代噬菌体无放射性,实验结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四)
5、实验过程第一步:标记——用放射性同位素32P与35S分别标记亲代噬菌体①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与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②分别用被放射性同位素32P与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③一段时间后,即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与被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第二步:培养——用被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①用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DNA的噬菌体。②用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被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第三步:分离——搅拌后离心①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亲代噬菌体与
6、细菌分离。②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第四步:检测——对比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五)实验结果与分析①亲代是“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DNA的噬菌体”时,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结果分析: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个别大肠杆菌裂解,部分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进入上清液。②亲代是“被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时,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子代噬菌体无放射性。结果分析:沉淀物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彻底,部分含有放射性的亲代噬菌体的
7、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核遗传——染色体——————DNA1.基因分离定律遵循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DNA1.母系遗传遵循(原因:受精卵中的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2.无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