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

ID:40662420

大小:239.1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05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_第1页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_第2页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_第3页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_第4页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环境监测计划与公众参与11.1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手段和信息基础。环评中的环境监测既要监测环境要素,还要监测污染源。环境监测计划涉及项目规划期、建设期、运行期。环评大纲阶段一般根据需要可列出环境现状监测计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需列出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11.1.1环境要素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水环境监测方案土壤调查方案环境噪声监测方案11.1.1环境要素监测一、大气环境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按污染源调查中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69项)(2)监测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标准方法进行。(3)监测布点: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

2、均布性。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点,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监测点10~15m范围不应有局部污染排放源,应避开交通要道等干扰地带。(图示,风玫瑰)(4)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l0、14、16、19时,其中10、16时两次可按季节不同作适当调整)。对二、三级评价

3、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北京时间02、07、14、19时,少数监测点02时实施确有困难者可酌情取消)。监测应同步进行气象观测,对于不需气象观测的三级评价项目应收集其附近有代表性的气象台站各监测时间的地面风向、风速资料。(4)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污染物取值时间数据统计有效性SO2、NO2、CO日平均每日至少18h采样时间TSP、PM10日平均每日至少12h采样时间SO2、NO2、CO、O31h平均每小时至少45min采样时间6种常规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1h平均浓度为每日污染最严重的1h取样数据。二、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1)监测项目:水质监测,同期

4、水文监测水质参数——常规项目、特征污染物、敏感参数GB3838-2002中,109项水质指标,其中24项为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特定项目80项。常用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NH3-N)、总磷、总氮等。(2)监测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标准方法进行。(3)监测范围:一般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水域规模确定。(4)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污染河段前的水质状况,通常布设在排污河段的上游或河流进入城市的上游段。反应河流水质本底值(一般1个)控制断面:反映污染河段的水质状况,布

5、置在废污水排放口下游,废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河段。(可有多个)削减断面:了解污染水体经水流稀释自净后消除的程度,设在控制断面的下游(至少10km),一般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处。(可能没有)监测断面布设原则(1)调查范围两端(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3)水文特征突变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4)水文站附近(5)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对照断面排污口控制断面控制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取样垂线各距岸边1/3处距岸不少于0.5m特大河(4江3河等)可增加取样垂线,主流线两侧不一定对称。三级评价采样垂

6、线上采样点(5)监测频率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平水期、枯水期),二级评价项目至少1期不利季节(枯水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枯水期)。每个水期调查1次,每次3~4天(至少1天对所有选定因子分析),一般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水质监测应同步进行水文调查,获得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弯曲系数等水文特征和迁移、扩散及混合系数等水质水力学参数。11.1.2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一、项目类别(1)污染排放为主:工业类项目(2)生态影响型主:水利、水电、交通、矿山、油田、旅游…二、验收监测工况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试生产3个月

7、以内申请,最长延期1年(核项目2年)。三、验收标准1、批复的环评标准2、设计文件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指标四、标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大气污染物排放口考核(1)有组织点源: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无组织点源: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的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值。(3)标准限值:连续1h采样平均值或1h内等时间间隔采样平均值。2、污水排放口(1)第一类污染物取样口位置:车间排放口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2)浓度限值以日均值计、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放量以月均值计。五、监测技术要求1、污染因子确定(1)环评及批复中规定的(2)试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3)

8、地方环保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