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

ID:40649040

大小:321.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5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_第1页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_第2页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_第3页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_第4页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提纲自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30辨析40论述30选择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2:真理的两种属性3:实践的三要素4:认识的两种形式5: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6:价值的四个特征(主观/主体/社会历史/多维)7: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8:哪两个方面看真理具有绝对性9:从哪两个方面看真理具有相对性(广度/深度)10:真理的俩种属性(相对/绝对)1:全部哲学指的是思维问题2:古代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普素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4:唯物跟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5: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

2、础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意志具有能动的反作用7:世界统一于物质8:联系具有普遍性/能动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9: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与结果2现象与本质3内容与形势4必然性与偶然性5现实性与可能性10: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11: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2: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意识13: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意义14: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1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实践活动三

3、要素:1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决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8: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19:英雄史观是历史唯心主义20:生产关系主要有三个要素辨析题(先说对错)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他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1.世界的统

4、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等同于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5、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影响并

6、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了宗教神学的泥潭。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

7、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

8、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又是一种主观的活动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都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实践具有客观性.但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