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

ID:40647777

大小:86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05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_第1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_第2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_第3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_第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飞向太空的航程(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文体知识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特点:详细深入,过程完整生动形象、具体感人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新闻的材料类型: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和主体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分析文章结构读新闻析结构段落结构内容1-3导语“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举国关注,不同凡响。4-26中国航天历史回顾.主体新闻事实27-29“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结语中华民族飞天梦圆30新闻背景1、分析导语部分①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新闻事实②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叙述新闻事

2、实,而是以“2003年10月15日清晨……发射架”开头?③文章是如何描写火箭升空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试体会用词的妙处。2、分析主体部分①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何作用?②主题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叙述的?③为什么要回顾中国人探索“飞天”的历程?④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万户的飞天尝试?⑤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3、标题的含义有两层含义(一语双关)∶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

3、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合作探究1、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2、本文除了报道主要事件外,还运用了一些议论和抒情,请你找出几例,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写作特色1、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尾呼应。2、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的特点。3、新闻语言的特点:具体形象、简练生动。小结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

4、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课堂练习阅读以下短新闻,完成练习。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1998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扑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作——《战争》和《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1)这则新闻的标题是。(2)将上述文字概括为

5、“一句话新闻”:。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举行中国美术馆于10月下旬在京举行陈一峰画展课后练习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联系课文,并补充课外的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谢谢指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以“2003年10月15日清晨……发射架”开头?表面看,是写中国这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还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祝福与自豪。“朝阳”预示着此次发射圆满成功,也预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前途光明;“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发射活动的壮观,饱含着作者的自豪与

6、钦佩之情。文章是如何描写火箭升空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试体会用词的妙处。作者捕捉火箭升空的瞬间,采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描写,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定格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惊天动地”“橘红色的烈焰”“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描写形象、生动,读后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何作用?倒叙,先写中国航天员飞入太空这一结果,振奋人心,给人以鼓舞,并把读者的视野延伸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上来,自然的引起了作者和大家对往事的回忆,引出下文。主题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按时间顺序,叙述

7、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要回顾中国人探索“飞天”的历程?探索“飞天”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它的艰难更反衬出“神五”飞天的可贵。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万户的飞天尝试?万户,是明朝人,一般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文中多次提到,说明航天飞行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现在我们终于能够将古人的理想变成现实。怎么理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金色的秋日”一语双关,一是实指,因为十月(“神五”发射的时间)正是金秋;二是喻指,表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航天终于迎来了收

8、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从万户到杨利伟,表明中国人的航天之路非常曲折,但中国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的走下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