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4787
大小:1.2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27
《《飞向太空的航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飞天图http://music.guqu.net/guquplayer1.asp?UrlID=1&MusicID=4485嫦娥奔月图http://music.guqu.net/guquplayer1.asp?UrlID=1&MusicID=4165导入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
2、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3.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中国航天大事记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图氢弹爆炸图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英姿“神舟三号”再次成功“神舟四号”不辱使命“神舟”五号雄姿出征仪式
3、在飞船中杨利伟的留言“神舟”五号发射瞬间“神舟”五号在空中[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写作背景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
4、。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一篇新闻有哪些
5、组成部分。[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导语部分
6、主要讲述了什么?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5日“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细致的描绘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
7、九霄……”,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几百年”“半个世纪”指什么“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新闻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