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33120
大小:7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5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历年考研真题(2000—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CMI CMI(ComputerManagedInstruction):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是计算机支持的教学管理任务的各种应用。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监督与管理有关教学活动;编制试题和进行评分6、Multimedia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8、MPC: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多媒体个人电脑。MPC是Multime
2、diaPersonalComputer的缩写,意指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它是在一般个人计算机的基础上,通过扩充使用视频、音频、图形处理软硬件来实现高质量的图形、立体声和视频处理能力。10Microteaching:是指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六、什么是学习环境?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主要内涵与设计方法(25分)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环境的设计内容:问题(包
3、括疑问、项目、个案等):学习环境主要用于支持基于疑问的、问题的、个案的、项目的学习。问题包括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表征或模拟以及问题的操纵空间。相关的个案或实例:理解任何问题都需要学习者对问题有一定的经验并能够构建相应的心理模型,而对于一般的学习者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经验,所以提供一定的学习者可供参考的相关经验对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说是重要的。主张提供有关内容的表征和解释以表现内在于知识领域本身的复杂性、某一观点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内部的联系,用多重的相关的案例来传达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信息资源:提供可供学习者选择的、丰富的和随时可以得到的、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通
4、过web浏览器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学习者可以利用他们来进行资源与信息的获取,分析、通信与协作。会话与协作工具:建构主义环境应提供共享信息和知识建构工具的途径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合作对知识进行社会性的建构与共享,学习者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为合作学习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社会/背景支持:可以提供三种教学策略:建模策略,教练策略,支架策略。2006教育技术学试题(专业基础课)印象版1.教学设计的定义和教学设计的步骤及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
5、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育传播过程的特点和系统科学的原理,我们把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基本原理归纳为目标控制原理、要素分析原理、优先选择原理和反馈评价原理。10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学院历年考研真题步骤:第一: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社会需要、学生特征及具体学科学习内容三方面因素决定,对不同的具体学科、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学习对象,其教学目标是有
6、差异的,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教学的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要求。第二:设计教学策略。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打算如何进行教学?也就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因此,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结构的策划上。第三:进行学习评价。即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评价依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资料,通过量化分析,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或修正教学策略。2.信息技术条件下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基本的模式包括课堂讲授型教学、个别化自主学习、
7、小组协作学习、远程课程学习。第一:课堂讲授型教学。课堂讲授型教学主要指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由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媒体、资源四个部分。其优点是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师生之间的交互、交流是实时的。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长久以来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媒体成为辅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播放和演示工具的格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经逻辑演绎的,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对组成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讨,以形成新的教学进程结构,从而为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