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

ID:40629655

大小:200.06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8-05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_第1页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_第2页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_第3页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_第4页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第一节刑事诉讼的目的一、诉讼目的的含义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耶林【德】目的属于哲学范畴,表示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按人的需要预先设计,并以观念形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活动结果,是人对自身需要的主观映像。由此,可知,目的是主体的一种意志。第一节刑事诉讼的目的一、诉讼目的的含义具体在诉讼领域中,诉讼目的是一种国家意志,并以观念形式预先设计在诉讼法律规范中,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在进行诉讼时的一种内在选择和评价,从而成为国家设立和进行诉讼的出发点

2、和最终归宿。”第一节刑事诉讼的目的二、刑事诉讼的目的最初被认为只是发现案件真相,使有罪之人受到惩罚。我国《刑诉法》规定刑诉法的目的:1、保证刑法正确实施;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第二节刑事诉讼的价值一、价值的含义价值属于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范畴。1、值得追求的或者美好的事物的概念,或者值得追求的或者美好的事物本身;2、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某一客体对于某一主体的价值取决于它们满足该主体的需要的程度。第二节刑事诉讼的价值二、刑事诉讼价值的多元性秩序、效率、自由、正义等等实体正义VS.程序正义(美国辛普森杀妻

3、案)第三节刑事诉讼的职能一、刑事诉讼职能的含义职能是主体活动的直接目的、任务和对象的客观标志,决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作用和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第三节刑事诉讼的职能二、诉讼职能的分离(一)控诉(公诉)职能从审判职能中分离(二)辩护职能独立于审判和控诉第三节刑事诉讼的职能三、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一)基本职能:控诉、辩护、审判(二)非基本职能第三节刑事诉讼的职能1、概念:指依据法律规定,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作用和功能。2、种类:(1)控诉职能:指向法院起诉并出庭支持控诉,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警、

4、检、被害人)(2)辩护职能:指提出对被追诉人有利的事实和理由,维护其合法权益(律师、受委托人)(3)审判职能:指通过审理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处罚、处何种刑罚(法院)第三节刑事诉讼的职能四、诉讼职能的界限及其意义1、刑事诉讼职能的分立,表现在三大职能间互相排斥、都具有排他性。2、三大职能分立的意义在于:保障司法公正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一、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各自特征诉讼模式是由不同刑事庭审方式的本质特征所构成的相互区别的诉讼类型。(一)早期的弹劾式诉讼1、主要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和帝国初期实行2、典型特征:(1)控、审分离;(2)不告

5、不理;(3)举证责任由当事人负担;(4)司法克制。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一、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各自特征(二)传统的纠问式诉讼1、主要盛行于欧洲中世纪后期2、特征:(1)控、审部分,集于法官一身;(2)不实行不告不理;(3)原、被告没有诉讼主体地位,被告处于被追究的客体;(4)与刑讯紧密结合在一起。附:弹劾式与纠问式的比较弹劾式纠问式犯罪追诉主体无专门机关,由公民个人承担控诉专门机关追诉犯罪当事人地位原告、被告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奉行“有罪推定”,被告是诉讼客体,成为刑讯逼供的对象审判过程原告被告在庭审过程中陈述、辩

6、论,法官消极,居中裁判“书面审理主义”(即庭审中不允许辩论,不公开审理,判决以审讯被告的书面记录为根据)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一、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各自特征(三)职权主义诉讼模式1、主要为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实行2、特征:(1)法官推进诉讼进程;(2)法官主动依职权调查证据;(3)采不变更原则。3、在职权主义模式下,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防止诉讼受控辩双方法庭技巧甚至伎俩的影响而难以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一、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各自特征(四)当事人主义(对抗制)诉讼模式1、主要在英美法系国家实行2、特征:(1)诉

7、讼进程由控辩双方推行;(2)通过控、辩双方举证和辩论发现事实;(3)法官消极裁判;(4)实行变更原则;(5)采起诉认否程序;(6)实行陪审团制度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一、诉讼模式的含义和各自特征(五)混合式诉讼模式1、又称“折中主义”诉讼,兼采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2、特征:(1)保留法官主动依职权进行调查证据的权力,注重法官调查事实的能动性;(2)注重发挥控辩双方积极性,实现平等对抗;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二、诉讼模式理论(一)正当程序模式和犯罪控制模式(二)争斗模式和家庭模式(三)当事人模式和纠明模式(四)同位模式和阶层模

8、式第四节刑事诉讼的模式三、我国当代刑事诉讼模式1、在原有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具有混合诉讼模式色彩。2、特征:(1)注重强化控辩双方的积极作用;(2)保留法官主动依职权进行调查的权力;(3)法庭审判方式更加灵活;(4)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