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2599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教学设计 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教学设计沪教版主备:主讲:班级:【教材分析】“熟读精思”是朱熹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出来的好方法。文章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读书前必须作好准备工作——“整顿几案”、“正身体”、“详缓看字”;然后写“熟读”的要求和意义;最后写“精思”的要求和意义。作者按读书过程来解读读书方法,从读书前的准备工作到“熟读”要求再到“精思”要求,全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仅百余字,却给人以多方面深刻的启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
2、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朱熹的音像资料、挂图等;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求,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名篇。 学生: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交流名言,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有的已经与书成了朋友,那么怎样才能读好书呢?大家把搜集的读书名言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是否能从这些名言中获得启迪! 2、学生交流古人读书名言。 3、课件出示部分读书名言。学生齐读名言,体会名言中
3、包含的读书观点。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苏轼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学生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后四句老师没有注上作者,同学们知道是谁说的吗? 对,是朱熹所言。从这几
4、句话我们可以总结其读书方法。 5、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运用朱熹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他的文章《熟读精思》,看看他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一读书方法的。板书:熟读精思(节选) 6、初解题目:题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学生可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如:要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同时理解到“熟”即熟练,“精”即精心,细致。二、初读课文,提出困难 1、提出困难:那么朱熹是怎样具体谈论“熟读精思”的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困难在两个方面,一
5、是语句不容易读通顺,二是理解意思有难度。) 2、共商办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想想怎样来解决这些困难? (比如: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读好停顿;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难词难句;和同学展开讨论等等……)三、合作交流,解决困难 1、自学克难:学生根据如上办法,小组合作,理解难词难句,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尤其注意读好停顿。 2、练习朗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方法如: (1)抽生展示读:检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真实的朗读状况,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和评
6、价。 (2)探讨难读句:对于一些易错的,不好停顿的,有朗读争议的句子,展开读法探讨。如这些句子: ·多音字需根据意思确定读音:“须整顿几(jī)案”,“不可倒(dào)一字”。 ·理解意思才能读好停顿:“将书册齐整顿放”,“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3)老师范读或教读。 (4)学生再自由练习和展示读,可以个人展示,可以小组展示,可以男女生比赛,形式可以根据练习的需要而定,务必达到“熟读”的程度。 3理解大意:直译者当充分肯定,达到意译的程度即可,也就是说只需要理解每句话和全文的大意即可
7、。可这样处理: (1)难点释疑:提出小组讨论后还不理解的地方(此处应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包括感知词语古今义的变化)。 整顿:文中指“整理桌子”,而今天往往指整顿纪律、作风、组织等等。 正身体,对书册: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 仔细分明读之: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2)自由练说:自己练习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不懂处还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 (3)释义交流:请学生叙说文言文的大意,在师生共同评价中达到人人理解的目标。 4齐读课文:理解了大意,再读课文,深化理解。四、联系实际,领悟内涵 1、理解段意:学生
8、默读思考,围绕题目,三个段落分别侧重讲了什么?(习惯,熟读,精思) 2、畅谈感受:目的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最触动自己的语句的感受。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或他人的事例来谈,正面或反面的事例都行。教师应重点关注的“点”如下: (1)怎样熟读:“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