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22279
大小:10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20130301周末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化学周末练习(3月2日)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2.将制取NH3装置的导管口对准下述液滴(不接触液滴)时,可产生白烟的是 A.浓硝酸B.浓H2SO4 C.稀HClD.稀硫酸3.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 A.强酸性B.强氧化性 C.强腐蚀性D.挥发性4.下列有关
2、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5.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只有NO2B.只有NO C.NO2和NOD.NO2和H2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铜跟硝酸反应:Cu2++O2-+2H+===Cu2++H2OB.碳酸镁跟硝酸反应:CO+2H+===CO2↑+H2OC.铜跟稀硝酸反应:Cu+4H++NO===Cu2++
3、NO↑+2H2OD.铁跟浓硝酸共热:Fe+6H++3NOFe3++3NO2↑+3H2O7.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 .碳酸盐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酸性溶液:NH4+、Ba2+、AlO2-、Cl-C.碱性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
4、的溶液:Na+、K+、HCO3-、NO3-9.将7g某铜、银合金与足量的amol·L-1HNO3充分反应,完全溶解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0.56L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此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1.6gB.2.4g C.3.2gD.4.8g10.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尾气处理已省略)、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氨气11.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Na
5、2SO3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有BaSO4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12.工业上用铜屑和浓HNO3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先把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再跟用等体积水稀释的浓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不宜用铜屑直接跟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 _____。(2)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要得到硝酸铜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反应后的尾气必须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高一化学周末练习(3月2日) 13.现代生产硝酸的重要方法是氨的催化氧化法。(1)第一阶段:氨氧化成N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催化剂,氨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2,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阶段:NO氧化成NO2,NO2被水或稀硝酸吸收生成硝酸。若用稀硝酸吸收N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中尚含有少量未被吸收的___________
8、_________,为消除它们对大气的污染,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制得重要的化工原料NaNO2,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