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13673
大小:6.79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8-05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仝华教授本讲主要反映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前(这是世界的新旧时代交替、中国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探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出路而进行的伟大、艰苦的斗争及其历史经验和启示。(最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第86—105页)一、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一、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2、1916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一期起改名为《新青年》。1.《新青年》的创办编辑部设在陈独秀的寓所——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内。◆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遂移至北京(东城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陈独秀家中)。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合编。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均都加入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以《新青年》为中心,大体上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李大钊1889-1927鲁迅(1881-1936)陈独秀1880-1942◆十月革命后,《
3、新青年》开始宣介马克思主义。1923年6月后,该刊成为中共中央理论性的机关刊物,1926年7月出完第5期后停刊。2.提示三个问题(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这是切中时弊的。时弊:辛亥革命后国内还没有民主政治,还是孔家店的思想统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袁世凯政府公开下令尊孔读经,企图在“保存国粹”的幌子下,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严重摧残一度兴起的新文化思想。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国内鬼神之说盛行。正因为新文化运动切中时弊,因此,它在中国所起的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用是不能低估的。(2)在充分肯定新文化运动历史作用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它的局限性。(对
4、此,教材第89页从3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分析。)(3)怎样看待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为革新北京大学而提出和实行的“兼容并包”方针?◆蔡元培生平及评价简介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1904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被推为首任会长。1905年被中国同盟会本部推为上海分部创办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5年,曾参与办理留法勤工俭学会及组织华法教育会。1917年1月正式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原33号)的蔡元培故居。此宅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位于未名湖西南侧葱郁之中的蔡元培像(由
5、北大77级、78级学生捐资建造)“先生清末从事革命,提倡民权;民六任北大校长,网络人才,兼收并蓄,学术思想,主张自由。伟大的五四运动,实先生提倡诱掖,导其先路。”(1940年4月14日延安各界追悼蔡元培的唁电。)◆对“兼容并包”方针的评价◇当陈腐的封建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时,蔡元培提倡和践行这一方针,其实际意义,主要是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道路。蔡元培对北大进行的重要改革:第一,提倡学术研究。第二,展开百家争鸣。第三,对学生的政治活动,不予严格干涉。第四,中外教员,一视同仁。上述改革,特别是文科的改革,使新文化运动获得了一个有力的据点,使《新青年》团结了更多的新文化人,使学生有了接受
6、新思潮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机会。◇这一方针有明显的局限性。“兼容并包”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概括,表现了蔡元培思想上存在的折中、调和的倾向,和在反封建文化斗争中的不彻底性。(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十月革命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1月8日凌晨,冬宫被
7、攻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870.4.22—1924.1.21斯莫尔尼宫◇至1918年3月,在全俄范围内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3日,苏维埃政权同交战国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