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ID:40607229

大小:779.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4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1年9月武汉1工程概况1.1项目工程范围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广州至东莞段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和东莞市境内。线路自广深四线新塘站CK36+600附近引出,终点为洪梅站广州端DK26+000,正线全长17.934km,另含既有广深III、IV线改建工程2.122km,莞惠线望洪站及相关工程2.441km,东北联络线0.995km;设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莞惠线、穗莞深共用站)4座高架车站;新建中堂动车运用所;新建望洪牵引变电所1座,设计速度目标值140km/h,采用电

2、力牵引。设计年度:近期2023年,远期2033年。1.2主要技术标准项目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城际铁路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14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100m,困难1000m;限速地段结合运行速度确定最大坡度30‰轨道正线60kg/m,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砟轨道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CRH6型城际动车组行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1.3线路工程线路自广深铁路III、IV线新塘火车站附近引出后,折向东南跨越广深铁路,在港口大道北端设新塘站,与广州规划地铁13、16号线十字交叉换乘,出新塘站后一路高架,沿港口大道前行,跨东江北干流后进入东莞境内,在中堂镇境内跨倒运海水道、中堂水道,望牛墩镇境内跨

3、洪屋涡水道,之后线路沿望洪公路进入洪梅,在洪梅大道与西部快速干道交叉处设望洪站,与佛莞城际、莞惠城际十字交叉换乘。线路全长17.934km。1.4车站工程共设置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莞惠线、穗莞深共用站)4座高架车站,详见下表。表2-2车站设置对照一览表本次工程调整顺序备注车站名称车站中心里程车站形式与广州地铁13号线、16号线1新塘站CK10+100高架换乘2中堂站CK16+350高架3望牛墩站CK20+975高架穗莞深CK24+9754望洪站高架莞惠线GHDK1+4551.5轨道工程除广深线改建段采取有砟轨道外,其余采用60kg/m钢轨、WJ-8B系列扣件,铺设跨区间无缝

4、线路,道床采用无砟轨道。1.6桥涵工程本次工程调整正线桥梁全长17.376km,占线路比例96.9%,在东江北干流共设有8个水中墩。新增莞惠线及东北联络线均为高架线路形式。1.7电气化工程全线新建望洪牵引变电所1座,新建新塘1座分区所。全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供电电压为单相工频25kV;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1.8动车运用所本次工程调整新建中堂动车运用所,动车运用所与综合维修车间合并设置。动车运用所呈二级二场纵列式布置,承担本线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检查库与存车场咽喉处设置生产生活房屋;综合维修车间负责穗莞深城际基础设施的日常检测、巡检及保养、临时补修和小型

5、抢修作业,并配合大型养路机械作业。2主要评价结论2.1生态评价结论2.1.1环境保护目标工程调整前后评价范围内均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名木古树分布,亦不存在珍稀动物栖息地;线路所跨水域区段无天然渔场、鱼类产卵场、越冬场和饵料场分布。本工程的主要生态保护目标为基本农田、水土保持和景观。2.1.2生态环境现状由于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征较原环评未发生变化,同时线路敷设方式、场站选址、大临工程、施工工艺等与生态影响有关的设计方案较原设计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工程现设计方案较原设计方案在生态现状及影响上差别不大。2.1.3主要环境影响(1)穗莞深城际铁路是经国务院

6、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经省人大审议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两条主轴线之一。工程的建设符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及沿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本工程建设虽然使农用地及水域面积有所减少,但工程占地主要呈窄条带状均匀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极其狭窄,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变化影响较小,线路施工及建成后不会使沿线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太大改变,同时工程建设虽然使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对整个评价范围而言,这种改变也不明显。工程建设不会造成评价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性改变。(3)评价范围内各用地类型缀块的比

7、例工程前后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不会对评价范围内自然体系的景观现状产生太大冲击。(4)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引起水土流失,工程沿线两侧水土流失背景值以微度为主。工程水土流失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土壤侵蚀强度以强度、极强度为主,部分地段达烈度,工程进入自然恢复期随着工程措施的实施及路面排水设施的完善,工程措施范围土壤侵蚀强度可下降到微度侵蚀。本项目现方案工程建设区域在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7776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6577t,现方案较原方案施工期流失总量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