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03795
大小:1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 学毕业论文 题 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大 学毕业论文 题 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摘要:采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学生调查问卷”
2、、“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教师调查问卷”,调查了广安市邻水县104名学生和25名教师,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且学生提问的状况与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和方式有关;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于学生提问的难度不同,教师应对方式差异较大;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地域有关,教育存在不公平性.对此,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要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多启发,多探究;要鼓励学生质疑;教育部门应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将城市中的优秀骨
3、干教师与乡镇上的骨干教师进行置换教学,以带动乡镇教育共同发展,尽量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调查研究1引言何谓提问?从广义上讲,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语句[1],也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做出回答反应的刺激都是提问.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P.R.Halmos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以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2].通过对近几
4、年的文献分析,发现课堂提问的研究有很多.如朱大禹认为提问的策略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3];陈习理提出要做到有效的提问还必须注意提问的艺术[4];课堂提问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指导度,旨在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有效的教学[5],朱凌云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索》提出,数学课堂上的提问主体仍然是教师,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6].这些研究几乎都偏向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很少有学者提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进行调查.2研究过程2.1调查方
5、式2.1.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问卷分为两类,一类学生调查问卷,共设6道选择题.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有些文字不熟悉或对语言的理解不够透彻,采用的是现场读问卷,并加以解释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类是教师调查问卷,共设7道选择题.对邻水县合流中心小学和邻水县第三小学的低年级数学教师进行调查,教师问卷发放25份,收回有效问卷25份.根据研究,需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是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课堂上,为了最真实地体验与感受小学数学教
6、师究竟是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从2013年9月至11月专门去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对所听取的几十节课进行笔录,掌握了大量反映教学实际的资料,以便于笔者对课堂观察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2调查样本的选取本次调查选择的样本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影响的因素包括地域、学校和教师本身.由于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提问方式,所以,选择样本总的标准是要城乡结合,这样,更能够发现问题,保证信度与效度.但鉴于时间及其它一些客观原因,本研究所取样本主要来源于广安市
7、邻水县的小学.样本的具体抽取考虑以下因素.(1)学校的选择根据实际办学情况,本研究选择的学校为城市学校邻水县第二小学和邻水县第三小学、乡镇学校邻水县合流中心小学和邻水县坛同中心小学.(2)学生的选择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要,所选择的学生样本主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心理发展过程,从邻水县第三小学和合流中心小学1~2年级每个年级分别抽取一个班,每班中按学业成绩分成学优生、中等生、潜质生三类,再分类按百分比随机抽取,然后根据需要随机在各类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抽取有效调查问卷作为样本.(3)教师的选择教师的选择主要按照教师
8、教龄来划分,将教师按教龄分为如下三段:1~2年、3~5年、6~9年、10年以上.2.2调查对象2.2.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我国,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通常把学生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岁);婴儿期一般在家庭或托儿所(一岁至三岁):幼儿期一般在幼儿园学习(三至六岁);童年期一般在小学学习(六至十一二岁);少年期一般在初中学习(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早期一般在高中学习(十五六岁至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