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96204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三角形的面积》教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课时第六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时间2016、10、28学习目标1、学生能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并会运用它解决实际中的问题。2、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表达等数学活动,体验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提升空间观念,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互助的基本素养,创新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学习难点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猜想和验证过程。教具学具学具:一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副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直尺、三
2、角尺等。教具:投影展示台、电子白板、幻灯片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师导案生学案教学随笔课前预学学生自主阅读书P91-92内容,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和信心鼓励。1、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为三角形按边来分,可以分为2、标出三角形的底并画出它的高。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本部分师导案,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教材中的重难点关键词圈画出来,记录下不懂不会的地方。以备组内学习消化和课堂中集体解决。本部分生学案是学习新课的必备知识。在批改生学案时,我发
3、现学生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情况不甚明确,出现了外延和内涵混乱的错误。且存在部分学生对钝角三角形行外高的画法不明确,个别学生对三角形高的认识比较模糊。合作探究之提出猜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互助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⒈数一数下面方格纸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并填写下表(一个方格表示1㎡,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①②③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m)三角形的高(m)①②③观察上表,猜想:三角形的面积=()本部分生学案是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的几何度量-收集分析面积数据同长、宽指标的关系-猜想三角形的面积
4、公式-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结合课前批改导学案的情况,及时了解生情学情,从而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中合作探究之验证猜想⑴教材是怎样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材的验证方法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三角形的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得出结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⑵如果把一个三角形进行割补或折叠,你能验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你可以画图表示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方法(能想出几种方法
5、,就画出几种示意图)。3、你在预习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或你还有什么疑问?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总结和质疑能力。融合电子白板、PPT等信息技术,将三角形面积公式验证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并有力结合理论的推理证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汇报展示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适当练习总结提炼教师从旁引导,适时点拨,总结方法,提炼思想试着完成课本第92页“做一做”。小组间或提问补充,尝试总结方法。
6、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猜想: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2转化的思想验证:剪拼割补折叠…《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晋安一小王群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91-P92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展开编写的。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发现形成验证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笔者执教本课,基本达成了课标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并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故,本文重点围绕教学过程、教学教法、媒体运用三者进行反思。反思之一,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集体
7、汇报展示学习、总结提炼三个环节组成。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前,笔者已布置了课前预学的学习任务,不少孩子将学习思考过程批注在了教材中,基本上至少掌握了一种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然在实际小组学习探究中,笔者发现不少小组并没有真正运用教具,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并且不能很好地阐述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说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习得性地记忆了,而未有真正意义上进行探究验证。笔者认为自己在小组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方法指导不足,语言规范不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今后先学后教的课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