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

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

ID:40587406

大小:18.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_第1页
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_第2页
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_第3页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在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的灵魂是什么?如何让企业创造更多财富?2010-07-1705:56来源:世界商业报道  作者:周济谱摘要:对于国企管理,既不能过分神化物质激励作用,企图靠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而一劳永逸,也不能单纯强调管理的“硬约束”,以行政命令、制度制约等手段对管理团队……【世界商业报道-讯】正确看待文化作用力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现行背景下的企业绩效考核失当问题,已经成为国企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眼下,国企争先恐后的提出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执行力”、“打造良好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利益深层安排和处理不平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有企业跟外资、民

2、营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于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潜心研究有关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执行力与企业文化的西方管理理论,少数思想超前的国企管理者更是全方位的引进西方企业管理文化,试图从中找到“良方”,以期诊治国企中普遍存在的责权利不一致带来的种种弊病。我认为,这里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以文化“包治百病”的认识误区。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内容!目前国企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绩效评价体系上,从深处想,应该是一个体制改革是否到位的问题,从浅处看才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文化固然能解决一个观念的问题,但于体制改革的问题却无能为力,所以千万不要把企业文化视为“万能”,千万不要

3、再搞“文化大革命”。二是文化建设中“朝西看”的误区。西方的市场经验无疑要比我们丰富和成熟得多,但中国的文化土壤更是一个决定因素,从西方“拿来”的文化种子在中国大地上播下去,要避免“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结果,就必须有一个“中国化”(亦即在“拿来”过程中“去西化”)的过程,从“圈文化”的特点来看,即使西方企业文化大举进入,也有一个“入乡随俗”的改造问题。  虽然我国二十年的经济转型取得了较大进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确实解决了一些难题,但很多国企并未因此而摆脱竞争力不强、执行力不大、企业文化无力的困局。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不缺少规章制度,甚至有的企业制度弄得比西方企业还完美无缺

4、,但就是不起作用,就是产生不出效率和效益!为什么?因为缺乏制度生效的文化环境,缺乏被文化武装起来的执行人员!正如任何产品只有在市场中才能成为商品、才能体现出价值一样,制度也只有在企业文化的庇护下才有力量、才不是一纸空文。因此,仅仅企图在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往往会陷入“治标”不“治本”的怪圈中,只有寻找一种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大转型。  不可否认,我国国企大都经历过经济转型带来的巨大阵痛,在市场经济的盲动行为中也付出了高额学费,很多企业都是负重前行。面临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的涌入、民营企业的成长,国企正逐渐丧失其垄断地位。今天,在资本、人才

5、、资源方面,国有企业的劣势已经一天比一天突出,克服这种劣势就变得相当紧迫和必要,因此,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国企来讲,管理首先是一种危机管理,是树立一种让人们从危机中走出来的信心和文化,化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时候,看上去是已经山穷水尽、无力回天的情形,但如果领导者找对方向,调动别人没办法调动的资源,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思维途径,历史往往就会在此变得豁然开朗。要让一个组织蓬勃兴旺,最重要的因素其实并不是我们经常注意到的所谓“谋略”,而是人的作用。人的作用中最基本的就是领导和群众力量的发挥,而这种力量起作用的思想和价值基础就是企业文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企业有什

6、么样的思想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执行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