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81860
大小:1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万州中学高2009级12班周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州中学高2009级12班周练习21.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下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②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B.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②的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以下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共性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B.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C.它们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D.它
2、们都含有大量的DNA和RNA3.A、B两种哺乳动物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分成等量的2组,每天只消耗100g大麦种子(含65%淀粉和35%脂),已知每克淀粉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水的量分别是0.55g和1.55g,两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持续实验几天。结果A动物生活了6天先死亡,B动物生活了10天后死亡。下列解释没有说服力的是A.体内有机物代谢所产生的水维持了细胞暂时缺水的需要B.A动物可能活动量大,消耗水分多(如出汗多),容易缺水先死亡C.在原来正常情况下,B动物的寿命就比A动物的寿命长D.B动物原生活在沙漠地区,A动物原生活在热带雨林
3、中,前者比后者更能忍受缺水环境4.下图是一种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孕激素D.雄性激素5.下列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可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B.胃蛋白酶的合成C.信使RNA的合成D.CO2的固定6.ⅰ.根据下列细胞模式图回答:(1)图甲代表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中一定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A.氧化分解葡萄糖B.将稳定化学能转变
4、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合成有机物D.消耗水也生存水(3)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为获得单倍体基因组,下列供选细胞中,最好选用______A.卵细胞B.精子细胞C.女性体细胞D.男性体细胞(4)若该图是一个人的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则图中的[]________含量较多。ⅱ.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回答:(1)图中7可能是.A.性激素B.生长激素C.胰蛋白酶D.RNA聚合酶E.促甲状腺素F.胰岛素(2)若该图代表动物胰岛细胞,其活动受到调节.(3)若7能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则该图代表的细胞是;欲制备治疗S
5、ARS病毒的抗体,则应将图示细胞与细胞融合,培育成细胞.(4)此细胞与蓝藻这类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7.1946年,科学家把一个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的菌株和一个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的菌株,一同培养在缺少上述四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设想,如果这2株细菌相互之间没有基因交流,它们在这一培养基中应该都不能生活。但实验结果相反,出现了少量能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现已查明,细菌的基因交流是通过细菌间“接合”而实现的。(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2)细菌的接合表现了初步的有性分化。接合虽然没有繁殖的意义,但由于存在基因从一个细菌到另
6、一个细菌的传递,因而有增多变异的作用,而增多变异在上有重要意义。(3)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以鉴别大肠杆菌的菌落。(4)在固体培养基上,尽管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的形态特征来鉴定菌种。(5)假定这二种菌株在培养过程中不往外释放氨基酸,请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目的:验证细菌是否具有基因交流。材料:甲菌株: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乙菌株: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培养皿、培养基、各种营养成分、恒温箱等。①实验假设:。填写观察记录,完成以下部分实验记录表培养皿接种细菌实验现象1A不
7、出现菌落2B出现菌落3乙菌株C②实验步骤:配置培养基并灭菌:培养基的成分中不能含有。设置对照实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均等放入3个相同的培养皿中。接种:将甲、乙菌株按设计要求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③2号培养皿中接种的细菌B是菌株;预期C处的实验现象:。④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1-5BDBBA6.ⅰ(1)低等植物有叶绿体和中心体(2)A(3)D(4)11线粒体ⅱ(1)BCEF(2)激素(体液)调节;神经系统(3)效应B细胞;骨髓瘤;杂交瘤(4)DNA的种类不同(或基因的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7.(1
8、)分裂生殖(2)进化(3)异养,伊红-美蓝。(4)菌落。(5)①甲菌株与乙菌株之间进行基因交流。②甲硫氨酸和生物素和苏氨酸和亮氨酸。③甲菌株与乙菌株;不出现菌落。④甲菌株与乙菌株之间进行基因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