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A基础—球囊导管

PTCA基础—球囊导管

ID:40563657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PTCA基础—球囊导管_第1页
PTCA基础—球囊导管_第2页
PTCA基础—球囊导管_第3页
资源描述:

《PTCA基础—球囊导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TCA基础——球囊导管冠脉介入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冠心病诊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在各种冠脉介入技术不断发展同时,相关器械也在不断改进,1975年Gruentzig开发出带有聚氯乙烯球囊的双腔导管,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河,其后PTCA球囊作为PCI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使大家对球囊导管有更好的了解,以下对其分类、性能以及应用分别进行介绍。一、目前在临床上根据球囊导管的使用特点常做如下分类:1、快速交换球囊:多为单轨(monorail)球囊,是目前PCI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球囊类型。此类球囊仅球囊近段部分15-30cm可沿着导丝同轴滑行,其余推送杆无导丝通过的内腔

2、,配合使用标准长度的180-195cm导丝,单人即可快速简便操作,其缺点为无法交换导丝,以及在处理复杂病变时对导丝支撑较弱。2、OTW(overthewire)球囊:全长有可以通过导丝的内腔,球囊沿300cm导丝滑行,需助手协助操作,因可交换导丝及加强导丝支撑,常用于CTO病变的处理,现部分功能已被微导管取代。在室间隔化学消融、中心腔测压、取血等方面仍有应用。3、固定导丝球囊:此类球囊要求导丝与球囊必须同步前进,无法更换导丝或球囊,临床已基本弃用。4、灌注球囊:在球囊远、近端有多个侧孔,球囊充气后血液仍可通过侧孔进入病变远端,常用作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处理中。了解球囊

3、导管的性能应对球囊结构有一定了解,目前快速交换球囊临床最常用,其结构基本相同,分为球囊尖端、球囊、连接段、推送杆等。球囊尖端的外径、硬度及长度可影响球囊通过病变的能力,现临床多为锥形设计并采用激光焊接技术连接。球囊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球囊的顺应性,如PET材料球囊顺应性较小而POC材料球囊顺应性较大,目前常采用尼龙材料的半顺应性球囊;球囊的材料还可影响球囊通过能力及回卷性能;球囊表面的涂层物质可以降低球囊通过病变时的摩擦力,目前多采用亲水涂层材料。连接段连接球囊及推送杆,对球囊的推送性、抗折能力有很大影响,目前所用球囊基本加入中心钢丝增强连接段支持力。推送杆目

4、前由金属杆或高分子材料结合中心钢丝构成。二、评价球囊导管的性能常考虑如下方面:1、跟踪性:指球囊在导丝指引下到达靶病变的能力,是决定球囊导管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跟踪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球囊导管材料、涂层、柔顺性、远端推送杆外径等。2、推送性:指球囊导管推送球囊前行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球囊推送杆的材料和连接段的设计。3、灵活性:指球囊导管顺应弯曲血管的能力,主要由远端导管材料、连接段设计决定。4、顺应性:指球囊随充气增加直径相应发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球囊的材料,常分为高顺应性、半顺应性、非顺应性。由于高顺应性球囊可导致球囊两端过度膨胀而出现血管夹层风险,目前已很少使用

5、;半顺应性球囊多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多用于预扩张处理及支架输送,临床常见如Sprinter系列球囊、Ryujin球囊等;非顺应性球囊主要用于支架植入后扩张处理及钙化病变处理等,临床常见如NCSprinter球囊、VoyagerNC球囊、Kongou球囊等。每条球囊导管外包装均标示有命名压和爆破压。命名压指球囊达到包装上所示直径时所需的扩张压力;爆破压即额定爆破压,指99.9%的球囊不会发生破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扩张压力。熟知常用球囊导管的命名压及爆破压可有效节省完全充盈球囊时间及提高操作安全性。三、在PTCA过程中球囊导管一般有如下应用:1、预扩张病变:球囊导管可为支架

6、植入开辟通路,辅助确定支架直径和长度,减少支架贴壁不良发生,还可减少药物洗脱支架输送过程中药物涂层的损伤。尽管有直接支架植入术和预扩张处理的对比性研究如E-SIRIUS、DIRECT、MEHILLI等没有得出直接支架植入术的劣势,但考虑到病变复杂性可影响支架植入术成功率,目前更倾向于在干预CTO、高阻力病变、B2-C型复杂病变尤其是开口、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及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进行病变的球囊预扩张处理。裸支架时代,预扩张在普通病变上与直接支架术无区别,在复杂病变上应用较多;而现在基本是药物支架时代,因此需要预扩张,减少药物损失。2、支架植入后行后扩张处理:支架植入

7、后扩张不全及贴壁不良较常见,目前的数据及经验倾向于在大多数支架植入后使用球囊后扩张,一些研究如CRUISE等提示了后扩张处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风险。由于支架输送球囊在设计上为保证支架不脱载及提高输送性常采用半顺应性球囊,在很高的充盈压力下,球囊会倾向于朝向阻力低的方向更加增大,甚至对病变外组织扩张,而无法产生很高的径向局限扩张压力。非顺应性球囊因具有随充盈压增高而直径变化小、局限的特点,在低充盈压下就可以产生较高的径向扩张压力,常用于支架植入后的后扩张处理。POSTIT研究提示采用非顺应性球囊进行后扩张处理使支架释放良好率升高1倍。现

8、临床对于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