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

ID:40525146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_第1页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_第2页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_第3页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FC-SAN与IP-SAN在视频监控应用中的比较FC-SANIP-SAN通讯协议FCiSCSI传输介质光纤铜缆、光纤存储设备中的磁盘FC盘、SATA盘SAS盘、SATA盘存储设备安全级别RAID1~60热备RAID1~60热备外部接口速率2~4Gb2x1Gb、4x1Gb综合性能高比FC略低存储安全性高高传输安全性低比FC更高稳定性高高可扩展性高高可扩展范围低高可维护、管理性高高维护、管理难度难低综合成本高低监控市场占有率10%以下60%以上l综合性能都是硬Raid,磁盘性能FC>SATA,FC协议比ISCSI协议消耗的运算资源小,所以FC-SAN的性能略高于IP-SAN性能l

2、存储安全性存储设备都支持RAID1~60及热备。l传输安全性FC协议从设计之初就是针对封闭的网络设计、没有安全机制设置,而ISCSI协议则是从设计之初就需要其能在不受信任的广域环境中的使用,iSCSI规范允许使用多种安全方法,所以IPSAN比FCSAN的安全性更好。l稳定性一般都是专业厂商基于硬件控制器架构产品保证系统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l可扩展性基于FC或IP的网络,可扩展性强l可扩展范围性FC协议设计其只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使用,可扩展范围小,iSCSI协议设计可以基于广域网,其可扩展范围巨大。l后期维护、管理FC-SAN和IP-SAN都具有高可维护、管理性,只是FC

3、由于协议的不同需要维护人员具备的专业只是更高。l综合成本FC-SAN中所有设备的成本都高于IP-SAN中的设备成本。通常建设一个同等容量、接点、传输距离的FC-SAN的成本较IP-SAN成本更高。l市场占有率现有国内大中型视频监控应用案例中,是由IPSAN存储设备的占据60%以上,而使用FC-SAN存储设备不到10%,使用其他各类存储的为30%。且诸如各类大中型视频监控案例:各大城市的天网工程、北京奥运场馆视频监控、交通监控等等领域,都更多的采用性价比更高的IPSAN存储。l对于视频监控关键在优化  视频应用与普通的IT应用差别十分明显。普通IT应用主要是突发数据,数据流量时

4、大时小,落差非常大,对延时不太敏感,主要要求瞬时的高带宽。比如在数据库的应用中,无论是FCSAN还是IPSAN,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数据写入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性能是由带宽决定的。  视频应用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视频流是典型的持续数据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数据流量基本保持不变,不能大幅度抖动,对延时非常敏感,但并不要求太高的带宽。而通用存储设备是针对普通IT应用开发的,支持视频流的能力较弱,高带宽大多被浪费,而且支持的视频流数量非常有限。采用通用存储设备,当视频流并发数增加时,即使带宽使用率很低,也经常出现视频梗阻的现象。所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于监控系统IP-SAN

5、比FC-SAN更适合。附:FC与iSCSI协议的比较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两个协议进行比较:1、流量控制机制对网络的适应性FC采用基于信用的流量控制机制,当接受者有足够的缓存接受发信者的数据时,接受者把Credit(信用度)分配给发信者。它根据发送者的请求分配Credit,仅当发送者没有用完它的Credit时,它才可以发送数据。在MAN/WAN中,发送者必须要等待很长时间来获得接受者的确认消息(以向网络发送新的数据)。这种基于信任的流量控制机制降低了网络的利用率。iSCSI是基于窗口的发送机制,由于发送方可以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动态地调整发送速率,因此iSCSI的流量控制机制

6、对网络的适应性更好,尤其在网络传输延迟较大的网络中。2、超时重发机制的灵活性在TCP/IP协议中,TCP使用自适应重传算法以适应互连网络时延的变化。它的要点是:TCP监视每一条连接的性能,并计算出报文的往返时间RTT(RoundTripTime)。当连接的性能变化时,TCP随即修改RTT(也就是说它能自动适应时延的变化)。RTT(RoundTripTime)被发送方用来决定是否重传报文。而FibreChanne]使用的是静态的超时重发机制,不会根据网络的情况动态地加以改变,因此发送方可能过早或过迟地出现超时,这对改善网络的综合性能不利。相对而言,iSCSI可以动态地自适应于网

7、络的当的情况,可以改善网络的综合性能,从这个角度看,iSCSI应该优于FibreChannel,更加适合目前的网络情况3、CPU对数据封装的负担大小在存储环境中,发出的块I/0请求的大小一般介于4K到64K之间。以8K的块I/0请求为例,已经知道在iSCSI中以太网帧的大小是1.5K,在FC中,FC的帧大小是2K。因此8K的块I/O请求必须被分成多个小的段,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帧大小。在FC中,分段和重组操作是在网卡中实现的,因此减轻了主机CPU的负担。对于iSCSI协议,由于分段与重装是有CPU来完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