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运输上山规程-1

-700运输上山规程-1

ID:40512694

大小:436.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8-03

-700运输上山规程-1_第1页
-700运输上山规程-1_第2页
-700运输上山规程-1_第3页
-700运输上山规程-1_第4页
-700运输上山规程-1_第5页
资源描述:

《-700运输上山规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700运输上山及上车场。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形成一采后组-700水平的生产系统,满足一采后组-700水平各煤层开采时的通风、行人、运输、管线敷设的需要。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下车场20米、运输上山530m(斜距)。服务年限:10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03年10月份开工,预计2004年7月份竣工。第二节编写依据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采区设计说明书名称为《-采后组-70

2、0水平下区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2年12月。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700运输上山及下车场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3年9月6日。三、矿压观测资料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38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水平名称-700水平采区名称-700下山采区地面标高(m)+174.8~+179.1井下标高(m)-564.5~-692.7地面的相对位置及建筑物地面相对位于汶河庄以北380米处农田,无建筑

3、物。井下位置及掘进地面设施的影响该巷道主要位于-700一采后组13层煤中,东临-700轨道下山。开采后对地面无影响。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临近采区尚未开采。走向124°倾斜34°长度待掘巷道地面相对位于地面相对位于汶河庄以北380米处农田,无建筑物。地面标高+174.8~+179.1m。该巷道主要位于-700一采后组13层煤中,东临113轨道下山。开采后对地面无影响。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900轨道下山主要位于煤13中,煤13底板细砂岩,层厚4.0~6.2

4、m,平均厚度5.0m。该岩层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硬度系数f=4~6。煤13顶板第四层石灰岩,层厚4.6~7.0m,平均厚度6.5m。该岩层上部黄灰色,下部深灰色,硬度系数f=6~8。煤13厚1.1~1.6m,平均厚1.3m,f=2.5,半亮煤,井田内为稳定煤层。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该煤层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591m3/t.d,沼气绝对涌出量为0.213m3/t.d,煤尘爆炸指数为40.65%,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为低瓦斯矿井。38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二顶底板名称

5、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泥岩7.0灰黑色,中厚层状。直接顶第四层石灰岩6.5上部黄灰色,顶部洞穴发育,质不纯,含方解石、,下部深灰色,中间夹0.1米页岩。老底底板细砂岩,该岩层为浅灰色,中厚层状附图: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第三节地质构造煤层倾向124;煤层倾角17~21°,平均19°。该面地质构造较复杂,施工中将受断层影响。断层产状参数表表三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掘进的影响程度F-16060正断层10大F-214667正断层6大F-317865正断层6大F-464

6、65正断层6大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水文情况:-700运输上山及下车场位于一采后组下山采区,绝对高程为-564.5~-692.7m,东临113轨道下山,不受老空水威胁。二、隔水层条件:煤13下距底板含水层平均为36.7m,由细砂岩,泥岩等构成隔水层。煤13顶板为第四层石灰岩厚6.5m,井田内已疏干,向上掘进时富水性逐渐减弱至弱水层或无水层,第四层石灰岩以上岩层均为隔水层。施工中无水害威胁。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38第一节巷道布置该巷道位于-700水平一采后组下山采区,自中部车场已掘下车场片口迎头按煤层走向

7、,坡度为+3‰开始掘进下车场长约20米,再按片口大样图刷片口,片口施工完后按252度方位掘进运输上山,坡度为14度,掘进至-600煤仓,标高为-564.5米后停掘,长约530米。该巷道东临113轨道下山,待掘巷道工程量全长约550米。开门点标高-692.7米。-700运输上山及下车场平面布置图见图(1:2000)巷道剖面图见图(1:200)开门大样图见图(1:100)。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700运输上山及下车场采用喷锚喷、锚网喷二次支护。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S荒=11.18m2,S净=9.1m2

8、。巷道支护断面、平面图见图(1:50)。二、支护方式(一)临时支护围岩稳定性较好时,采用初喷作临时支护,初喷厚度30㎜~50㎜,初喷20分钟后方可进入迎头作业。围岩稳定性较差及破碎带时在初喷下采用3根L≥3.8米的3英寸的厚壁钢管做为前探梁作临时支护,初喷厚度30㎜~50㎜,初喷20分钟后方可进入迎头作业。前探梁上用专用方木、板枇、木楔接实顶板,炮后及时前移,严禁空顶作业。端面距≯0.3米。斜巷必须使用防滑装置。使用时前探梁间距1m,用金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