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

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

ID:40503633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_第1页
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_第2页
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豆或豆饼 酿制的豉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页共3页黄豆或豆饼酿制的豉油技术豉油又称酱油,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原料是黄豆或豆饼,营养十分丰富。(一)原料:黄豆或豆饼32斤、面粉10斤、食盐12斤,清水100斤。(二)方法:其基本工艺流程是:浸豆—蒸豆—拌粉—拌曲—培养—下缸—滤油。1、浸豆:筛选黄豆,去砂石,倒入缸内,用清水浸泡至豆充分膨胀,无皱褶。浸泡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天热泡几个小时即可,天冷时则要泡10个小时以上。2、蒸豆:黄豆泡好后,倒在蒸桶或蒸笼里,用蒸气蒸热。如果没有蒸桶或蒸笼,也可用锅加水煮熟需要4~5小时,然后再在里面焖一段时间,使大豆充分烂透

2、。3、拌粉:预先炒好面粉,趁热拌入蒸好的黄豆。方法是用一个盆,里面撒些熟面粉,然后放些大豆,来回抖动盆,使面粉均匀地粘在豆上。要做到粒粒分开,豆不粘手。4、拌曲培养:酱油发酵室要用水泥池,上面铺以稻草,在稻草上面铺以竹席,把拌过粉的豆子掺入一些酱油曲子(可在酱油厂买到),用量为0.3%左右,拌均后再盖一层草席与稻草。室温培养(控制在34℃左右)3~4天后,可看到豆表面有黄绿色曲室。20×20=400第3页共3页5、下缸:将发酵发好的黄豆混上盐水(或以一层黄一层盐和一层水交替),放入缸或木桶里。缸放在室外露天处,雨天盖一竹笠或用凉席做的盖;晴天要

3、打开盖;白天让太阳晒,晚上让露水打。每隔三日搅拌一次,以促进发酵,并防止上稀下浓。三个月,发酵即可终止。如用木桶酿制,最好在桶底部打一出油眼,出油时只要拨下出油眼的寒子就可以自动流出。6、滤油:发酵终止后,即可滤油,滤油时用一洁净白布,使滤渣滤在布内,酱油流入容器里,如果木桶事先已打有出油眼,就只要套上尼龙丝织在怕纱网直接滤出豉油了。一般每百斤黄豆或豆饼可酿制豉油300斤。所得的鼓油,一般都要再添加入红糖油作酱色,并增加酱油的甜度。这各糖油的制法,就是把红糖加水经煮炼达到色泽乌黑、退甜并略带微苦。每百斤豉油用这种红糖油约12斤。成品酱油封装后,

4、应置于日下光暴晒10~20天杀菌,然后上市销售。花生壳制酱油技术每100斤花生壳约生产300斤乙级酱油,其方法是:(1)将花生壳磨粉,每100斤加温水60~70斤浸湿搅匀。(2)把浸拌后的花生壳粉蒸1~1.5小时,摊晾降温至30℃后掺入种曲半斤再搅匀,过细筛,摊成2厘米厚,放入烘房。烘房温度第一天保持在37~38℃,翌日先维持在35℃,逐渐降至32℃,第三天再降至30℃。这时,粉末一般已结成块状物,并布满菌丝。即可扣筛翻烤,将成块状配为站下翻转,第一王码取出捣碎。(3)每百斤原料的醅料,加沸水180斤,当冷却至60℃20×20=400第3页共3

5、页时搅匀,装入大缸并放进温室发酵。发酵温度由高到低,第二天保持在60℃,次日出醅。(4)发酵的醅料按原计算,每100斤配上波美18度的冷盐水250斤,浸酱24小时后,压酱熬煮至沸腾,达到波美20度即成酱油。动物蛋白酱油制作法猪、牛、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用化学方法将其制成酱油,具有色美、味鲜、营养好的特点。其制作方法是:将动物鲜血过筛,每100斤加25%的盐酸(波美16度)62斤,放入陶瓷缸中加热分解;在100~110℃温度中保温30小时以上,使其分解成为氨基酸;当半成品降温到80℃时,取纯碱17斤用沸水溶解后加入其中,进行搅拌产生

6、中和反应(PH值4.5~5),然后用纱布过滤去活性炭,加入食盐、酱色(一般用黑糖油)、法治精等佐料,再加入凉天水300斤进行稀释,为了防霉,可加0.1%的安息香酸钠,最后放入缸中静置2~3天,使其澄清去杂,即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酱油,可装桶或装瓶销售。20×20=4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