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8889
大小:18.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3
《加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汇报材料 市里在日前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出指示:在当前社会,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保证选准用好干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树立促进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 指标体系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服务科学发展的根本导向,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等理念体现在考核内容和具体指标上,既考核发展速度,又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考核经济发展,又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考核保障和
2、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既考核主观努力,又考核客观因素。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还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共性要求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于地方来说,考核内容在总体要求上是一致的,但于各个地区的基础条件、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禀赋等千差万别,在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上,必须合理体现出这种差异性。对于部门来说,不同的部门应有共同的考核指标,比如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同时,于不同的部门工作职能不一样,还需要设置本职工作目标,以增强考核的针对性。 相对稳定与调整充实的关系。贯彻
3、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过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这决定了考核指标体系应当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及时对考核指标体系作出适当调整充实,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新部署,应及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激励指标与约束指标的关系。在激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同时,要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行为的刚性约束。对人口资源、民生改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内容,合理设置约束性指标,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发展。 二、不断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核评价质量 科学严密、规范有
4、序的考核方式是提高考核评价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在具体方法上,应坚持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能量化的考核指标全部细化为数值形态,对不能量化的指标先进行定性评价,再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量化分数;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不仅看领导班子集体工作业绩,也要看班子成员个人所发挥的作用;不仅看当前工作,也要看为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情况;不仅看工作基础、外部因素,也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保证考核评价的科学全面;集中考核与经常考核相结合,采取定期抽查、专项调查、督导调研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履职过程的考核监督,及时掌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日常情况和工作绩效,使日常考核与集
5、中考核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其次,在组织实施上,应规范考核工作流程。考核主要分为采集、汇总有关统计指标和实地考核两个方面。实地考核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一般应包括以下程序和步骤:一是发布考核预告,公布考核的时间、内容、方式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考核;二是组织民主评议,听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三是进行实地考察,到所考核的地方和部门,实地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四是组织个别谈话,找相关知情人进一步座谈了解情况。通过严格考核程序,保证考核工作的扎实、规范、有序地进行。 第三,在工作运行上,应完善配套
6、推进机制。探索建立实绩联审制度,采取联席会议的办法,召集纪检监察、组织、发展改革、审计、统计、政法、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人员,就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进行联合审核。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提供虚假证明、制造虚假政绩、掩盖事实真相、造成考核评价失真失实的,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部门和主要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增强考核评价的群众公认度 干部政绩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应把扩大民主贯穿于考核评价全过程,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考核评价结果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利用新闻媒体、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及时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考核
7、方法,增加党员干部群众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知情度。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实绩,在一定范围内定期进行公开、公示,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和履职情况。确定考核结果前,应将考核情况在其所在单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充实完善考核结果,确保考核公正。 扩大群众的有序参与。对不同地方、不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应科学合理地界定群众参与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吸收关联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强的群众参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群众参与面,让更多的知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