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3548
大小:14.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导入新课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单位____。2.力的三要素是3.实验室用_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二)新课教学1、重力的由来用细线系橡皮绕圆运动引入,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2.重力的方向 老师: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板擦,同学们课桌上放的书、铅笔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受不受重力? [学生]都受到重力. [老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老师]在地面附近有没有不受重力
2、的物体? [学生]没有. [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几个物体,有重锤、有砝码.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学生]这些方向都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这里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这两个金属球放在手心感觉一下.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拿起金属球. [老师]这两个金属球哪个质量大? [学生]大金属球. [老师]
3、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哪个金属球的重力大? [学生]大球. [老师]金属球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学生]质量越大的金属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老师]回答的很对,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结论,下面我们定量的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把大小两个金属球用胶条固定两根小线,并挂在两个弹簧秤上)大金属球弹簧秤示数大,挂小金属球的弹簧秤示数小,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我们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个弹簧秤和3个100g的钩码,请同学们分别测出100g
4、、200g、300g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把测量值和计算结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写在黑板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确的原因.大量的实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与质
5、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9.8N/kg,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请同学考虑一下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这个结论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教师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逐步进行引导)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已知质量计算出物体的重力,也可以已知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但计算中要注意质量的单位用千克,计算出重力的单位是牛.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质量是450g的物体重力是多少? 学生练习,教师巡
6、视,练习结束后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将学生回答内容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确解题过程的板书. 例题 质量是45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 G=? 解 答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41N. 5.重心 请同学们把直尺、钢笔、铅笔放在手指上并且让它们能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 是不是随便怎么放,直尺、钢笔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静止不动. 不是,对每一样东西总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
7、如果这个点正好在手指中间的位置,物体就可以不掉下来,这点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我们叫它重心. 老师:刚才实验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与钢笔、圆珠笔等物体重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没注意的同学可以再试一下. [学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间的位置,钢笔、圆珠笔就不在中间.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说明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外形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如球心、圆心、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两块不规则的纸板,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迅速
8、、准确的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引导大家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物理规律,利用几何中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的数学规律归纳出用吊线法来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研究了重力,实际研究了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研究了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初中只能作一般的了解.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任何两个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