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87284
大小:43.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版)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一、情景导入新世纪,中国创下了许多的第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我们的高铁技术,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
2、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二、预习导学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试卷(juàn) 卷(juǎn )起 抹(mǒ)杀 泡沫( mò )省(xǐng)亲 广东省(shěng) 筋骨(gǔ ) 花骨( gū )朵2、根据拼音写汉字 诬miè(蔑) 高liáng(粱) 栋liáng(梁) cuī(催 )
3、促大gài(概) kǎi(慨)叹 bó(博)学 拼bó(搏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地大物搏(博) 前仆后记(继 ) 自期期人(欺)舍声求法(身) 框骗 (诓 ) 不足为锯(据 )4.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该词语造句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句略)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句略)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 (句略)二、走近鲁迅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中也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三、背景简介一九三一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寄希望于国联,希望国联能赶走日本,国联却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一九三四年七月,蒋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叫嚣:“
5、日本的军事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充足,三天之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所有沿江沿海。”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适逢国民党政府要员戴季陶打着“为国消灾”的旗号在杭州灵隐寺大肆烧香拜佛。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四、驳论文简介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
6、,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
7、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整体感知(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①.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②.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③.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 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这是论敌的论点。(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
8、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3、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4、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5、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6.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明确: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