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

ID:40484865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_第4页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思考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强调合作精神的今天,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追求的崭新学习方式而倍受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教师摩拳擦掌—试身手,但几个回合下来,纷纷陷入困惑之中。首先,合作目标无法实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讨论时,场面看似热闹,但仔细观察,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没有参与其中;有的小组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一不留神,还会发生冲突,甚至演变成对别人的人身攻击。而汇报时,小组代表常常说的是:“我认为……”而不是“我们认为……”,这样的合作学习真的有效吗?其次,学术目标达不到,学生成绩下滑,家长怨声载

2、道。由于长期受的是“接受式”教育,有的孪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心甘情愿当听众,甚至去做别的事,因此与集体教学时的成绩相比还退步了,家长怨声载道,老师无所适从,有的老师迫于压力,只好又回到过去旧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习难道只是一种理想吗?上述问题,究其根源,其症结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没有认真研究,尤其是对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小组建设,只注重表面化、形式化,没有真正进行建设,所以影响了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那么在合作学习中怎样进行小组建设呢?一、科学构建合作小组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形式,科学

3、、合理地分组是进行小组建设的第一步。1、人数合理小组内人数的多少是小组同学参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小组的规模与组员参与的程度关系如下表:小组的规模与小组成员参与的程度小组人数小组成员参与程度3-6人每个人都说话7-10人几乎所有人都说话,安静的人说得少一些,有一两个可能一点也不说11-18人5-6个人说得特别多,3-4人有时加入进来19-30人3-4人霸占了所有时间30人以上几乎没有人说话当然,在实践叫中,人数应是动态的。教师要记住:合作学习小组最合理的人数是依据任务所需要的条刊:不同而异:依据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的不同而异;依据所占有的时间不同

4、而异;依据任务的实际性质的不同而异。2、正确理解“组内异质”合作学习理论把“组内异质”看成合作学习必需的要素,认为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能力、成就(即成绩)、家庭背景等。但由于广大教师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发生“以偏代全”的错误,仅单纯地按学习成绩好、中、差进行搭配,造成部分学生内心产生自卑感和抵触感,合作学习时出现自暴自弃的消极“怠工”现象。使小组合作“名存实亡”。教师在分组前应转变思想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小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集体,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好这个平台,让学生的特长、性格魅力等充分展现出来

5、,各尽所能,为小组做贡献。而且学生们对同学所表现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教师的关注,利用学生对伙伴的热情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和进步的生长点,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如果分组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那么,这样的小组不会有生机,面对复杂多样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小组也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3、坚持“组间同质”原则在分组时,一些教师怕成绩差的学生拖了成绩好的学生的后腿,耽误了学习效率,于是在分组时背离“组间同质”原则,把成绩好的学生分在一组,成绩差的分在一组,造成组间不同质,形成不了竞争机制.这样的方式且不说给学生心灵上造成阴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尊重与平等的精神,其实也违

6、背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合作学习是要让每个学生不掉队,大家共同完成同一个学习目标,最终形成团队精神。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但教师却不让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一起合作,这样怎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呢?这样的学生以后到社会上怎能与不同层次的人合作呢?在这里,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要达到的学术目标,而忽视了合作学习要达到的合作目标,因而是错误的。其实,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井非“强强联合”,也就是说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无论多么科学合理地进行了

7、分组,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干预,那几个学生也许根本不会在,一起合作。因此,当小组成立时,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1、要求组员明确在组内的角色,找到归属感。根据约翰逊教授的建议,为完成某一任务,组员分别要承担一定的角色:总结者、记录者、检查者、联络者、观察者等,在实践中,教师可根据需要要求每个小组进行这样的角色分配,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岗位,找到归属感,得到同伴的信任,组内成员形成积极互赖,把每次合作任务尽职尽责地完成.另外,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尽量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让学生们明白“个人责任”,不能“搭便车”。评价时重视小组的整体评价

8、,激励个人尽职尽责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