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7648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农耕劳动工具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耕劳动工具说明犁头:简称犁,古称“耒耜(leisi)”,大型农具,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同时具有松土、碎土作用。由犁舌、犁套、犁面、犁嘴构成。据甲骨文记载,犁最早出现在商朝,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并开始用牛拉犁耕田。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较大的改进,出现了曲辕犁。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其《如梦令》中咏道:“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磨耙:古称“耰(you)”, 俗称“耖耙”、“磨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大型农具,主要用于碎土、平整土地。呈长方形,上有横木扶手,下部
2、前后两根木档上,装有两排直竖的铁齿。铁齿手指粗细,五寸长短,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人立于横木上,驱牛在田地里反复牵拉。打墙板:建房时用以筑墙的工具,木制框架,长方形,长2米左右,宽与墙同。筑墙时将泥土倒入墙板内,用锤筑牢夯实。再将墙板移于已经坚实的墙体上,如前一样操作,周而复始,直到筑成整面墙壁。风车:农用净谷工具。民国《云阳县志》载:风车“高四尺许,长如之,厚尺许,形如立柜,四柱构成,傅以薄板,右为圆鼓,中置风扇,下有两口相次,前大后略小,尾留风洞。上方如盘,内为迆槽,以纳谷米,槽底余缝寸许,小板承之……机动板开,谷随缝下,鼓扇扇之……大口出净谷,
3、凹壳碎粒出于次口,糠屑则自尾出。”风箱: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木箱为长园型或长方型。使用时手拉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的皮橐内充满空气,再拉动其体将其内的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以进入炉灶中,使炉火熊熊燃烧。以前农家灶房和铁匠铺里都有这种风箱。扦担:农村挑具,大约分为两种,扁担和扦担。扁担短而扁,大致1.5米。扦担圆而长,两头尖,大致3.5-4米,一般用柏林做成。扦担用于挑运轻抛蓬松的杂物,如秸杆、油菜杆、树枝等。背夹:山区背运物资的工具,一般用于背柴。其造形结构是由井字形木条组成,背夹底部尖小,大大减
4、少了崎岖山道因坡度大、梯坎高可能产生的羁绊和阻碍。枷担:耕田时架在牛脖子上拉犁的农具, 用两根短木棒做成的X形枷组成。用牛拉重物时,架于牛脖子和牛肩膀之间,下端则套上拉绳。古代农耕时普遍使用,现已少见。斗呛:俗名团窝。周边凸起,用竹篾编制而成,圆形若簸箕,但造型很大,直径在2米左右,用时需多人抬放,是农家凉晒谷物、豆子等农作物的主要用具。傍晚,人们还可在里面躺着乘凉。黄缸:又叫黄桶,木制,是一种大型容器,圆形,高1.2米左右,直径约0.8米。是农家用来储存粮食的常用器具。扁缸:又叫扁桶,木制,扁圆形,高约1.2米左右,长边约1.5米左右,宽约0.5米,有木
5、盖。是农家用来储存粮食的常用器具。围席:农村临时储存粮食的工具。粗蔑编制,宽约0.5米,长10余米。将粮食放入团窝或其它盛器后,用围席一圈一圈向上围住,不使溢出,直到将其围成粮垛。櫑子:民国《云阳县志》载:“农家有破谷出米之器,木制者曰‘响櫑’……其形制一仿石磨。响櫑以木作盆,或蔑束之。下旋四足,上贯横木,两端有圆凿。上口内空以纳谷,中作方斗,上施机棙(li,指机钮)……上下扇皆剖坚木为齿。齿四五寸,间以木条。”使用时如石磨一样推动,谷壳即被碾破。碓窝:农村常用生活用具。在一块方形或圆形的大石中部由凿出一个大圆窝,约40厘米深,上大下小,窝壁凿有若干斜凹槽
6、。另用长条形石料制作碓锥一个,作冲击谷物用。碓窝一般是用来舂数量不多可的糙米、杂粮、米粉和面粉,还兼带着打糍粑。斗:旧时的一种量具,计量为一斗。斗为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上》载:“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 升子:旧时的一种量具,计量为一升。升为中国市制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载:“合龠(音xue,合龠为二合)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音hu,后来改五斗为一斛,十斗为一石)”。油桶:又称油篓,农村装运桐油或其它植物油的器具。一般为竹制或木制,高约0.8米,腰围1.6米左右,口沿内收,口径0.2米左右。清
7、末民初,云阳桐油为出口大宗,《云阳县志》载:“……桐油为特产,驻万立行店,县城亦设分行。挎椿木为桶,巨金收购,逐年腾踊,乡农逐利,种者亦多。”抓耙:竹制的一种耙子。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较粗的竹子锯成长约60--70厘米,然后用刀劈成宽约1厘米的条,厚度0.3厘米左右。然后用火烤使之尖部弯曲,冷却后就会固定,再用柳条在底部编制即成。主要在农村收获时期使用,可以用它来搅动晾晒的谷物,使之干得更快。梿盖:又叫梿枷,常用农具。制作简单,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即成。主要用来打谷脱粒。宋代诗人范成大《石湖集·秋日田园杂兴》诗中有:“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枷响到
8、明。”之句,就是描写农村打场脱粒的繁忙景象。纺线车:纺线车是用来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