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59327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 眼睛和眼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眼镜和眼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②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成因。③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过程与方法①利用课件,了解眼球的构造、成像原理。 ②利用课件,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教学重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光具座凸透镜蜡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分析归纳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多媒体展示民乐风光提出问题:影片中的景色美吗,是什么器官让我们感受到了
2、这美丽的景色。学生体验:戴眼镜的同学摘下眼镜,注视画面,同样的画面,为什么有不同的视觉感受。观看图片体验感受眼睛的神奇交流思考问题对比认识眼睛和照相机激发兴趣,好奇,引发思维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发现新问题的意识眼睛的结构投影问题,回顾旧知,总结规律投影眼球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生物知识说出各部分名称及功能。重点讲解晶状体和视网膜,提出问题:晶状体的形状和学过的哪种光学器件相似?根据眼睛成像特点,联系到照相机,并和照相机作对比,从而加深对眼睛的认识。分析交流问题,总结规律观察眼球结构示意图,认识眼睛认识各部分名称及功能交流讨论对比眼睛和照相机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温故知新,发现晶状
3、体和凸透镜外形相似体会知识迁移,会类比推理眼睛如何看到物体投影展示眼睛看到物体的示意图,教师讲解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实验探究: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模拟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过程提出问题:眼睛能做出这样的调节吗?眼睛能调节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吗?投影眼睛的调节功能,使学生明白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观察图片,聆听体会眼睛的成像过程观察实验装置,观察现象对比思考,初步认识眼睛的调节作用交流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观察眼睛看物体时的调节过程认识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为提出问题,引发交流讨论做知识好铺垫,明确眼睛的调节功能,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近视眼的成因及
4、矫正课件展示,近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认识晶状体厚度变化和成像位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近视眼的矫正,课件展示: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课件展示:全国近视眼调查现状及造成近视的杀手观察体会近视眼的成因交流讨论:近视眼的矫正,阅读了解近视的相关信息,材料,体验知识的迁移,体会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学习引发保护眼睛的想法,增强护眼意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引导学生对比“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学习“远视眼的症状和成因”课件展示: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示意图小组交流合作,逆向思考自主探究,自学完成远视眼成因及矫正体会对比,逆向学习,提升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善学,乐学,好学的能力眼镜的度数讲解眼镜的度数的计算确
5、定方法课件展示: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焦度)的100倍。即:眼镜的度数=100/f例:200度的眼镜,说明该眼镜的焦距为0.5米.知道眼镜的度数体会知识的应用拓展知识体验感知小结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件展示本节要点提纲畅谈收获展示表现自己的学习成就培养自主总结概括能力。应用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分析题目,积极发言解决问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学以致用板书设计眼睛和眼镜一、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前后方向太长2.矫正方法:凹透镜三、远
6、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眼球前后方向太短2.矫正方法:凸透镜练习题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3.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4.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5.小刚经过认真、仔细的测量后,得知自己的近视眼镜片
7、的焦距是40cm,则镜片的度数是()A.250度B.40度C.-250度D.-400度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中的那一副。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