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52176
大小:3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案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不同向。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
2、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
3、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FS=W
4、有用+W额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公式:η=W有用/W总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η=W有用/W总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
5、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P=W/t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马力。换算:1kW=1000W 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
6、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
7、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⑵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
8、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复习题选择题1.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在光滑的地面上做功较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4.如图,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为30N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