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ID:40434965

大小:670.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节 滑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探究滑轮的特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课前导学】(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_______。(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_________。(3)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______。图12-2-1(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但不能______,也不能省_______,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但_____改变用力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定滑轮的特点:提出问题: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制定

2、计划:沿三个不同的方向拉绳子自由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力的大小,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分别沿F1、F2、F3的方向通过定滑轮拉1个钩码(重0.5N),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按照图示,分别按F1、F2、F3的方向通过定滑轮拉2个、3个钩码,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记录: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但不能______,也不能省_______,若不考虑摩擦,作用在绳端的力应等于物体受到的_________。二、动滑轮的特点:提出问题: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3、:按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提升重物重力有什么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实验器材:动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如图(1)用弹簧测力计通过滑轮拉1个钩码(重0.5N),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分别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拉2个、3个钩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实验记录:探究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当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时,其大小等于物体和动滑轮重的一半,若忽略动滑轮重,则拉力是物重的______,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_____改变用力的方向。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定滑轮可以看做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如图

4、所示,滑轮的轴相当于______,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______,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G,所以不_______。因此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1)动滑轮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如图所示,支点O在滑轮的边缘上,动力臂是阻力臂的_______,故动力F1是阻力F2的________,即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______杠杆。【课堂小结】【课后练习】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A.F1最大B.

5、F2最大F2F1F3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甲A、F1>F2>F3 B.F2>F3>F1 C.F2>F1>F3 D、F3>F1>F2F1F2乙F3丙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3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如果动滑轮的重为1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2N          B.拉力F=1.5NC.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10cm  D.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5cm4.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

6、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B.C.D.5.如图所示,G=80N,在力F的作用下,滑轮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则物体的速度和力F的大小分别是(  )A.0.8m/s,160N    B.0.8m/s,40NC.0.4m/s,160N    D.0.2m/s,40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