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ID:40429847

大小:12.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师:李欣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家里如果来了客人而父母恰巧不在家,你会怎样招呼客人呢?2、有一个九岁的孩子,他家里来客人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他就是——《杨氏之子》。3、请大家齐读课题。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二、初读

2、了解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生自由小声初读课文)2、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发现吗?这是一篇文言文,语言非常精炼。3、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多种形式朗读,老师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三、理解学文1、《杨氏之子》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聪慧的杨氏之子交朋友吧!先看这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大屏幕)这句话讲的是?提问:“甚”是什么意思?2、课文第二句中,“诣”是什么意思?诣:拜见。3、学习课文第三句

3、,热情好客的杨氏之子为了招待孔君平,是怎么做的?重点指导谁为谁设果?(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第三句话为什么单说“果有杨梅呢?”(埋下伏笔)4、学习课文第四、五句,孔君平指着什么对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你认为他为什么这么说?杨氏之子怎么应答的?他为何这么应答?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师提问:为什么他要说孔雀呢?(相机板书:孔雀    孔君平/杨梅 杨氏之子)5、教师提点:杨家小儿的意思是说,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您家的鸟。杨家小儿的回答妙在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说,杨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他间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

4、。师提问: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指导学生在说孔君平的话时用上“聪惠”。6、通过大家积极的探讨、用心的感悟,我想此时你们一定能把这个故事通畅地讲出来,谁来试试?四、总结升华感悟1、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语文的学习之旅吧!五、课后作

5、业在我们身边像“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可是这样的语气显得生硬,请同学们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来体现语言的艺术魅力。六、板书设计           9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杨梅     巧妙、聪慧孔君平             孔雀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为是初次接触,所以学习难度比较大。在教学设计中将朗读、熟读作为学习的基础,在读的基础上去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从整个教学环节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估计过高,在朗读环节,暴露出

6、朗读结巴,读错字的问题较严重,而且普遍存在,这说明教师在课前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2、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文言知识基本是空白,即便借助注释也不能准确的翻译句子,所以只能以老师讲为主,这样就显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3、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师的教没有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上,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在基础朗读部分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在最后总结部分应以引导学生总结为主,然后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再做一总结,加深学生印象。总之,这堂课完成了教学设计的整个环节

7、,达到了教学目的,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加以改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