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

ID:40418418

大小:27.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2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_第1页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_第2页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_第3页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_第4页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能量代谢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状态。大量研究发现,正常心肌和心力衰竭(HF)心肌的能量代谢的特点有所不同,HF时伴有一系列能量代谢的改变,而一些调节能量代谢过程的药物,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向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转变,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延缓泵衰竭的进程。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有望成为治疗心衰的一种新策略[1]。本文对正常心肌的能量代谢,心衰时能量代谢的变化、能量调节,心衰的评估以及临床应用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26-0

2、1  1正常心脏能量代谢  每天,人的心脏可以消耗35kgATP,搏动约lO万次,将8千升左右的血液泵到全身各处。为发挥其正常功能,它通过能量代谢将储存在脂肪酸或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如果能量代谢发生紊乱,ATP生成不足,心脏便会出现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心脏维持收缩功能和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脂肪酸(60%-90%)和碳水化合物(10%-40%)[2]氧化代谢产生的ATP提供。其能量代谢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底物的利用过程。心肌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脂肪酸、葡萄糖等底物进行B-氧化和糖酵解产生乙酰辅酶A(CoA).后者参与三羧酸循环生成

3、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和二氧化碳(CO2)。第二个环节是氧化-磷酸化过程。即线粒体呼吸链产生能量的过程。该机制下呼吸链复合物I~Ⅳ将NADH的电子传递给氧.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了质子(U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水的电化学梯度。这个梯度驱动F1-F0ATP合酶磷酸化二磷酸腺苷(ADP)生成三磷酸腺苷(ATP)。后者是心脏所有耗能反应的直接能量来源。第三环节则是ATP的转移和利用。ATP通过肌酸激酶能量往返机制,被转移给肌纤维ATP酶以及其它耗能反应,如细胞膜和肌浆网上的离子泵.为它们提供能量来源[3]。  2心衰时的能量代谢  

4、HF时的主要病理生理的改变是心肌的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脏结构、功能、表型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和心室形态的改变[4]。心室重构使单位重量的心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氧的弥散间距增大,故心肌缺氧。另外,有体外实验表明,衰竭心肌中ATP酶的活性约降低20%~30%。ATP酶活性的降低使心肌能量利用发生障碍,因而心肌收缩性减弱。除此之外,心衰时磷酸化作用减弱,使与细胞收缩功能相关的ATP利用活性降低。心力衰竭还可以减少由线粒体进入肌纤维肌酸激酶系统的ATP量.削弱线粒体的氧化能力,从而降低了部分电子转运链的

5、活性。而电子转运链的缺损与电子链水平的氧化代谢相一致,这些均表明心衰时心肌产生ATP减少以及心脏收缩功能受到抑制。心肌重构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心肌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心肌细胞死亡能够导致纤维化,从而加重重构。因此,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不仅是HF早期收缩力降低的机制之一,也是以后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可从三个方面理解心衰时的能量代谢。  2.1底物的利用:心衰时,由于底物摄取和/或氧化减少,底物的利用可能对心功能造成限制。这也可能是脂肪酸和葡萄糖对ATP合成的贡献发生了改变的结果。研究显示,脂肪酸利用在早期心衰时没有改变或轻度增加,但在严重心

6、衰时明显下降,葡萄糖利用率则显著提高。另外,近来研究表明,心衰过程中,氨基酸的摄入和利用显著增加,在提供能量、调节葡萄糖代谢中酶的活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自由基损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临床引用价值。  2.2氧化磷酸化:心衰时心肌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发生显著改变。线粒体形态异常、数量减少或者增多而体积变小[2].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耗氧量降低、酶活性异常、氧化呼吸功能减退等。另外。还发现心衰时心肌电子传递链复合体和ATP合酶的活性降低,磷酸受体ADP、磷酸腺苷(AMP)和肌酸的氧化磷酸化调节能力受损。心衰时线粒体功能障碍还表现在线粒体(mtDN

7、A)突变率增加。据报道,心衰患者心肌细胞中存在着mtDNA4667bp等碱基片段缺失的增加。各种入编基因逐渐累积,均可导致衰竭心肌的氧耗和能量生成显著降低。  2.3高能磷酸盐代谢:ATP转移和利用受损后,平均ATP浓度下降、肌酸激酶转移ATP能力降低导致线粒体转移给肌纤维的高能磷酸键不足或游离ADP浓度增加。当心肌ATP下降不超过3O%~4O%时,只要不是在心衰晚期其仍能维持正常。因为这时ATP平均水平远远大于耗能反应如肌动蛋白-ATP酶所需量,所以衰竭心脏的收缩功能不会受限。然而,因为肌酸转运体功能下调,磷酸肌酸和肌酸总含量在早期阶段则以较大幅度下降(下

8、降3O~70%),使ATP代谢发生紊乱。研究表明,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