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

ID:40415851

大小:3.9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02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_第1页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_第2页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_第3页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_第4页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 第七讲主讲教师:陈建军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源流与传承现状(五)制革技艺源流传承现状源流据考古发现,我国先民利用动物皮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期。从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文化遗址中挖出的打制石器看,可以考证出这些人类祖先在距今50~60万年前已经会剥取兽皮了。而在从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山西峙峪人的遗址中,均发现了用兽骨磨制而成的骨针,可以肯定,在无纺纱织布的时代,骨针只能用来缝制兽皮,说明先民们在5~10万年前已经用兽皮制作衣物。新石器时期的骨针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较多制作精致的骨针;在新疆罗布泊西部发现有距今约6400年前的女尸,脚上穿着的反毛羊皮靴,分为靴统

2、和靴底两大部件,用仍为现在制鞋主要手段的反绱工艺以筋线缝合而成。上述实例证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较掌握制革的基本技艺。所以,《炙毂子》中说“上古被发服皮”,《后汉书·舆服》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这些推论应该是有根据的。罗布泊西部发现的反毛羊皮靴据文献记载,商代制革已成为专业工种,当时手工匠人分为土工、金工、木工、草工、石工、革工六种,革工即是制革工。在商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裘”字,说明此时已经有了毛皮生产。周王朝设有“金、玉、皮、工、石”五种官职,管理手工艺品生产,据《周礼·考工记》载,皮革工艺分为五类,即函、鲍、韦军、韦、裘。可见周代制革业已有相当规模。《周礼·天官·

3、掌皮》中说:“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遂以式灋颁皮革于百工。”《国语·楚语下》也有记载:“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韦昭注:“皮,虎豹皮也,所以为茵鞬。革,犀兕也,所以为甲胄。”“犀”是指犀牛皮,“兕”是指青色的野牛皮。最初的“甲”是以皮制成,因此称作“甲”。古代的“甲”,由于外形似坚硬的壳而得名,是一种防御功能极强的服装。长沙市五里牌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漆皮盾据《周礼·冬官》记载,当时的制甲业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分犀甲、兕甲和合甲三种。在长沙发现的春秋晚期的皮甲和在湖北江陵发现的战国时代的皮甲,皆由多片皮革编缀串联而成,上面有缀联用的穿孔与残留着串联的小皮条。在许

4、多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多有关于生产皮披肩、皮围裙、生皮索、鼓皮、鞋筒子皮、染色皮和生皮板等的记载。在长沙的战国古墓中,出土有革履革囊和革服竹,革履就是皮鞋,革囊就是皮革包袋,革服竹是古代武士的弓箭套。在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的陵墓中,出土了一整套“皮蓬”。《管子》上记载齐桓公曾用白狐皮作为皮币。可见,从商周至春秋战国,皮革的用途已经非常广泛,已经将天然化工材料芒硝和明矾用于制革,即有了硝面鞣和铝鞣工艺。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铠甲俑,分为两大类,各穿着不同的色甲,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皮革染色技术。汉代汉武帝时有一年以白鹿皮作为流通货币,能以饰有彩色标识的白鹿皮为皮币,可见其染色牢固,亦

5、说明了当时皮革染色工艺水平高超。西汉时代我国的制革业已相当繁荣,当时地处江淮二水之间的合肥是皮革的集散地。据《汉书·货殖传》记载,通邑大都有一商家,每年经营皮革一千石(一石等于120斤)、狐貂皮1000张、羔羊皮1000石。据英国人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考证,丝绸之路运载的货物“除丝绸外,还有毛皮、桂枝和大黄……”,说明此时期生产的毛皮,已具有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以至于和丝绸一样成为出口商品。所以,皮革从“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的普通制品,而逐渐成为社会身份等级的标识之一。《南齐书·高帝纪》中说“宫人著紫皮履”,《隋书》记有“帝王贵臣多服乌皮六合靴”。秦始皇陵墓兵马俑唐

6、代设有尚书,管理马辔加工以及甲胄等御用品,还兼管毛皮作坊。唐代军队里仍备有皮甲,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雪霜风雨雷雹暴其外,於是乃知架巢空穴,挽草木,取皮革”。宋朝设有皮角场。元朝是皮革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已采用植物鞣料鞣制工艺,设有日产2000张羊皮的“甸皮局”。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述成吉思汗的军队都穿着皮制铠甲。明朝时皮革工业已相当成熟,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皮革和毛皮的生产工艺,“鹿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硝熟为裘”;“犬豸至贱,役夫用以适足”。可知当时猪皮制革工艺已经完备。清代鼎盛时期,贵族们以身着裘服为时尚,进一步刺激了皮革工业的发展,在

7、提高皮革制作工艺的同时,皮革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清皮唐卡(鹿皮)《红楼梦》中有王熙凤身着裘服的详细描写,史湘云的装束也基本以皮革为主。此后,我国制革工艺发展迟缓,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清晚期火狐狸皮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制革工艺如一浴铬鞣技术,逐渐传入我国。建于1898年清朝商办天津硝皮厂,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鞣革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机构。此后西方国家相继在各通商口岸开办皮革厂,主要在1909年前后,英、日、意等国在上海开办了多家大型皮革厂,产量占当时上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