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06597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归园田居》导学案年级:高一编写:王晓燕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日期:2014-1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清脉络,知人论世,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把握意象,体会意境;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赏析写景的技巧并运用到写作上来。3、领会陶渊明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的艺术手法,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1、预习诵读诗歌,正音;结合课下注解,疏通全诗大意。2、反复吟咏,围绕课文重点内容,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探究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重点难点预测】: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赏析
2、写景的技巧并运用到写作上来。2.体悟情感,领会陶渊明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的艺术手法。【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作品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
3、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只当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退隐之后,他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描
4、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正音。羁()拙()树荫()荫庇()暧()墟()大街小巷()巷道()樊()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面字词。适:韵:羁鸟:守拙:荫:暧暧:依依:墟里:自然:3、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二、课堂探究(一)理清情感之脉。反复诵读诗歌,抓住关键词句,理清写作思路。1、你从诗歌的标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2、除了标题明示的信息之外,还有哪些隐性的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二)品味田园之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5、(请用原文的诗句回答)2、诗人笔下的景物有何特点?请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3、以上写景的诗句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请结合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分析)(三)体悟隐逸之志。1.诗人借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结合诗句回答)2.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请谈谈你的看法。三、课外练笔请运用想象和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本诗的田园美景。(注意体现写景的角度和方法,融入情感)四、课堂小结(从知识
6、、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五、当堂检测:背诵全诗课后反思:1、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哪些知识,得到了怎样的收获?2、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呢?是什么原因?3、还希望老师做到哪些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