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教学设计天水市秦州区天水中学武复兴一、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完本章的重点内容,但对二次函数关系式的认识还不系统,学生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较了解,本节课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二、教材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譬如涉及到求最值一类题,因此对本章的教学应给予足够重视,而本节知识又是本章知识的升华,学了本章内容,学生必须知道二次函数的几种表达式,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其关系式。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通过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条件建立相应
2、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二)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选择适当形式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三)教学突破教学中注意要引导学生提炼问题式,方便地建立坐标系,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0,0),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为:y=ax2(a≠0).2.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
3、y轴上,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ax2+k(a≠0).3.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a(x-h)2(a≠0).4.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h,k),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a(x-h)2+k(a≠0)(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1.一般式:y=ax2+bx+c(a≠0)(已知三点坐标)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0,1)、(2,4)、(3,10)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图象过的三点(0,1)、(2,4)、(3,10),其中有无特殊点?应怎样设函数关系式?解:设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ax2+bx+c(a≠
4、0)把点(0,1)、(2,4)、(3,10)分别代入上式,得c=14a+2b+c=49a+3b+c=10解这个方程组,得a=b=,c=1.故所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2x+1.点评: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函数关系式为一般式:y=ax2+bx+c(a≠0).巩固练习:p23第2题第(1)小题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且a≠0).例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1),它的顶点坐标是(8,9),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由于二次函数过(8,9)是顶点,因此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8)2+9.解:由题意
5、设所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a(x-8)2+9.把点(0,1)代入上式,得a=故所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8)2+9.点评: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和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函数关系式为顶点式:y=a(x-h)+k(a≠0).巩固练习:p23第1题第(2)小题。3.交点式(两根式):y=a(x-x1)(x-x2)(a,x1,x2为常数,且a≠0.)例3: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分析:如图所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横坐标为x1,x2,即交点A(x1,0),交点B(x2,0).解:由题
6、意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a(x+1)(x-3).把点(0,)代入上式,得a=.故所求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1)(x-3)=x2-x.点评: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或交点的横坐标时,通常设函数关系式为交点式:y=a(x-x1)(x-x2)(a,x1,x2为常数,且a≠0)巩固练习:抛物线y=x2+px+q过点(5,O)、(-5,0),则p+q=( )A.0B.25C.-5D.-25(三)反馈矫正,突破难点①二次函数关系式常见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且a≠0).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且a≠0)
7、.交点式(两根式):y=a(x-x1)(x-x2)(a,x1,x2为常数,且a≠0).②从上述三种关系式可知: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必须先确定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常数),而每一种形式中都含有三个待定系数,需要已知三个独立的条件,注重正确地依据相关条件灵活设函数关系式,显得尤为重要.(四)小结与提高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1.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个点的坐标时,选用一般式较为方便;2.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选用顶点式较为方便;3.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或横坐标时x1,x2)时,选用交点式较为方便.(五)课后拓展、能力提升
8、(六)作业布置习题26.2P22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