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

ID:40395389

大小:848.1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1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_第1页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_第2页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_第3页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_第4页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三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主讲:徐尔尼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一、目的与要求学习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方法。观察芽孢杆菌形态特征和鞭毛的形态特征。巩固无菌操作技术和显微镜的油镜使用。二、基本原理1、鞭毛染色法细菌的鞭毛很纤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μm,所以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必须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才能被观察。鞭毛染色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二、基本原理2、芽孢染色法由于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因此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

2、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三、实验器材1、菌种: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染色剂:硝酸银鞭毛染色液:(A液、B液)、芽孢染色液:(5%孔雀绿染液、0.5%番红染液)3、仪器或其他用具:载玻片、生理盐水、酒精灯、木夹、接种环、双层瓶、显微镜、擦镜纸、滤纸等四、操作步骤1、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取一滴无菌水,滴于玻片一端   取一环菌置于无菌水中,让菌体

3、利用鞭毛运动开  然后玻片倾斜,让菌液缓缓流向玻片的另一端  室温自然干燥  滴加染液A3-5min水洗用染液B冲去残水  滴加染液B1-1.5min水洗干燥  镜检结果:菌体深褐色,鞭毛淡褐色并呈波浪形。操作要点:①菌种的培养时间为8-10h。②玻片要求光滑、洁净。③勿用接种环涂布制片。④制片后要自然干燥,不能放在火焰上干燥。⑤为使鞭毛清晰可见,水洗时尽量把载玻片冲干净。四、操作步骤2、芽孢染色涂片  干燥固定  滴加孔雀绿染液夹住玻片,微火加热至蒸汽冒出,维持5min水洗  番红复染6min水洗  干燥  镜检结果:芽孢绿色,

4、营养体红色。操作要点:加热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在冒蒸汽的条件下,维持足够的时间,否则染液不易进入芽孢内。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以免细菌被水冲掉。尽可能地把孔雀绿染液冲洗干净,以免影响番红的复染。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1、根据油镜观察结果,绘出枯草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注意芽孢的形状及着生位置)。2、绘出普通变形杆菌的鞭毛形态特征。六、思考与讨论1、用鞭毛染色法准确鉴定一株细菌是否具有鞭毛,要注意哪些环节?2、若涂片中观察到的只是大量游离芽孢,很少看到芽孢囊及营养细胞,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3、说明芽孢染色

5、法的原理,用简单染色法能否观察到细菌的芽孢?下次实验项目:放线菌的形态观察、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