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

ID:4039389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叶丽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叶丽娜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3、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方法,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4、想象未来月球,进行习作准备。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2.学生课前收集并整理、阅读

2、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3.学生收集的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等。第 一 课 时一、字词学习1、反馈预习效果展示预习时学生预错或易错的生字,引导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纠正、提醒、归纳、巩固)2、根据学生已知,设定巩固字词的方法及所需时间。二、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导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2、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迷。(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究,读文

3、感悟(一)学习第二段和资料袋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二)学习月球的未解

4、之谜1.四大组轮读课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师梳理板书)★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3、师小结: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

5、之处。4、感情朗读课文。附:板书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的“谜”调整、补充)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年龄是否比地球大?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面1、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2、请同学们课后再阅读和月球之谜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月亮相关的诗句等,我们下节课交流。教后反思:一、识字教学——以学定教,让孩子快乐学习。三年级的孩子已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在预习时,及时扫清字词障碍是一个重点。运用“提前预错----互相提醒------及时纠正”的方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可根据预习情况针

6、对性的以学定教,强调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等,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二、阅读教学——关注差异,让孩子快乐学习。例: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环节时,教师设计了: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要求★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此处设计体现差异教学,问题分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课堂上,孩子提出的关于月球的问题五花八门,其难度和深度可不是我们老师可以解决的。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孩

7、子课后广泛阅读,了解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其实,这些关于月球的问题有很多是目前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我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及阅读的过程,不是吗?这才是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而“谜”只是激趣的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