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

ID:40390684

大小:244.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1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不断扩大,通常以GNP或GDP来衡量。经济发展: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的总体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等。两者的关系1、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经济发展反映经济活动质量关系的变化,经济增长只反映经济活动数量关系的变化。第一节经济增长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一)直接因素生产要素的投入: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二)间接因素技术、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和法规、国家政治局势等。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增

2、长途径和源泉)(一)分类1、粗放型增长(1)定义:靠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和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来实现经济增长。(2)特点: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2、集约型增长(1)定义:靠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来增加产量。(2)特点:低消耗、高质量、高效益(二)区分经济增长靠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所得的比重大于100%完全粗放型大于50%小于100%粗放为主型经济增长靠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所得的比重大于100%完全集约型大于50%小于100%集约为主型实践表明,经济集约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过程为:粗放为主型集约为主型完全集约型完全粗放型(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

3、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是客观原因(2)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2、途径(1)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重视全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3)形成节约意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4)重视资本积累和集中,实现规模经济。绿色GDP定义: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意义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

4、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第二节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一、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说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罗伯逊提出(一)背景19世纪欧洲中心国家经济迅速成长,对外围国家的原材料需求急剧上升,由此带动了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论据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了新兴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他们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二)观点1、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可通

5、过出口增长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可多方面促进经济发展。表现为: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出口的扩大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出口产业的扩张会对相关产业发挥关联带动效应。出口的扩大有利于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流入。出口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2、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国家不能再依靠国外的初级产品带动本国经济增长,原因:发达国家工业由轻工业结构转向重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农业保护主义的蔓延;工业原料的节约使用(金属回收和再加工);合成原料和人造原料越来越多地代替天然原料。(三)评价对解释19世纪英国经济发展以及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一定价值,但将国际贸

6、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到决定性的地位是不对的。二、贸易条件恶化论1、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贸易条件改善<1贸易条件恶化2、观点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工业制成品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趋于恶化,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3、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低于制成品技术进步减少了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合成材料部分替代了天然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生产进入门槛低4、后果经济落后影响工业化进程5、对策依靠进口替代加快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合理

7、的国际经济新秩序6、评价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平等的现实。7、指导意义贸易条件恶化论是发展经济学家主张落后国家工业化的直接依据。三、幼稚工业论19世纪由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提出1、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逐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刚独立,德国刚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开始工业化进程。2、主张一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而在一国制造业建立初期,政府运用关税和进口配额等短期的政策手段,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一旦幼稚工业成长起来再推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思考: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