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ID:40374787

大小:4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1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防止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的目的因我矿井突出煤层利用煤层底板抽放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底板瓦斯抽放巷在7煤与8煤之间掘进,7煤经鉴定有突出危险性,为防止巷道误揭煤层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二、误揭煤层的原因由于底板抽放巷在7煤与8煤之间掘进,掘进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煤层层数、煤层埋深、煤层产状及断层等地质情况随时经常,在加上具体掘进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现

2、偏差,就有可能出现误揭煤层事故。三、概况1、地质概况矿井煤层底板抽放巷直接顶为泥岩,老顶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薄层状,条带状结构,层间发育薄层状泥岩和细砂岩条带,泥岩掺差状断口,岩体破碎,细砂岩条带质硬,易碎。直接底为泥岩,老底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浅灰色,碎块状及粒状。2、巷道设计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3.2m,净高:2.8m,净断面积:9.52m2。煤层底板抽放巷在7煤与8煤之间掘进,7煤与8煤间距12m~20m,煤层底板抽放巷距离7煤底板≮5m,煤层底板抽放巷距离8煤底板≮5m。三、防止误揭煤措施1、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到有掘

3、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本矿井采用长探与短探相结合的措施。2、长探钻孔的施工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①施工目的:探明迎头前方7煤与8煤情况及构造和水文地质情况,确保掘进施工安全。(长探钻孔设计详见附图)②钻孔施工要求:长探钻孔每隔50m施工一组,钻孔由抽采工区进行施工,钻孔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参数施工至设计深度,并详细记录钻孔施工过程中的见煤间距和煤层厚度情况,记录钻孔出水和瓦斯涌出孔深位置,记录要细致认真,字迹工整,如有异常及时向调度室进行汇报。③钻孔施工顺序1#、2#、3#、4#、5#孔。④钻孔施工方位角为巷道掘进方位;倾角以巷道方向为0,向上为正,

4、向下为负。⑤每个钻孔施工完后由当班瓦检员现场对钻孔的深度进行验孔,并将验收结果向调度室进行汇报,对达不到设计深度的钻孔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补打直至达到设计深度为止。⑥施工过程中如遇岩层倾角急剧变化、岩层破碎、有淋水、有断层、打钻时出现喷孔、卡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⑦所有钻孔施工完毕后由地测部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合理调整巷道施工层位,确保巷道安全掘进。3、短探钻孔的施工①短探钻孔设计短探钻孔设计参数②短探钻孔设计要求:短探钻孔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短探1#、2#、3#、4#、5#孔每掘进2炮施工一次;6#孔每掘进4炮施工一次。

5、③钻孔施工方位角为巷道掘进方位;倾角以巷道方向为0,向上为正,向下为负。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④短探施工过程中,瓦检员必须现场监督施工,检查施工钻孔的参数是否合格。严格将施工情况执行双汇报制度,由当班班长与现场瓦检员分别汇报给调度室。⑤施工过程中如遇岩层倾角急剧变化、岩层破碎、有淋水、有断层、打钻时出现喷孔、卡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⑥所有钻孔施工完毕后由地测部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合理调整巷道施工层位,确保巷道安全掘进。4、及时更新完善防误揭煤的技术管理,收集、整理瓦斯地质资料,切实加强瓦斯地质基础工作。5、定期验证钻

6、探提供的地质资料,掌握施工动态以及围岩和标志层的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工作面前方的变化趋势。6、每月测定工作面瓦斯含量,并对瓦斯规律及时分析,为防误揭煤提供科学依据。7、加强监测监控,保证监控有效。按照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要求,加强监控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证监控设备完好,数据准确传输,实现井下瓦斯24小时不间断有效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掘进中发现地质、矿压、瓦斯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相应措施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恢复掘进。9、必须保证各个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风量必须满足现场需用,严禁无计划停风和无风微风作业。10、施工前,对

7、施工区队全体干部职工贯彻本措施,并签字备查。四、安全防护措施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1、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且能正确使用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经检身房检查未携带或不会使用自救器,严禁入井作业。2、在距工作面25~40m的位置安设压风自救,不得少于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需要,在巷道内每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每组压风自救应可供5~8人使用,平均每个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3、监控措施:T1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工作面岩壁5m处,监测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T11.0%时报警、断电,当T11.5%时切断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当T11.0

8、%时复电;T2瓦斯传感器安设在回风通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