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ID:40372767

大小:2.13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8-01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_第1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_第2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_第3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_第4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例随访2014.06.05病例1女54岁体检发现前上纵隔肿瘤2天CT值约54—75HuCT值约为190—234HuCT值约为131—147Hu?病例2女57岁体检发现右胸成巨大肿瘤1月余CT值34—66HuCT值52—87HuCT值64—93Hu?病例3女27岁深呼吸时胸骨后疼痛7天CT值51—75HuCT值约51—86HuCT值约51—94Hu?病例4男38岁体检发现左纵隔肿物10余天。?病例5男71岁反复气促,腹胀伴双下肢水肿1月余?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

2、及结缔组织的总称。前为胸骨,后为胸椎,上接颈部,下止膈肌。内含: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胸导管、神经、淋巴管等组织。纵隔分区: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连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两部。上纵隔前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前的部分)后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后的部分)下纵隔前纵隔(心包前)中纵隔(心包、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后纵隔(心包后)在纵隔肿瘤中,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瘤、黄色瘤和迷走组织在纵隔内形成的肿瘤可以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发生外,其它肿瘤的好发部位常有一定的规律性。前纵隔: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

3、畸胎瘤。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胸骨后甲状腺肿CT表现:①前上纵隔高密度肿块。②肿块边界清楚,内可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或局限性低密度囊变区。③相邻血管常受压,向外侧移位。④增强检查,因多血管性而有明显的长时间强化。⑤连续层面观察,显示纵隔内肿块与颈部甲状腺肿相连,且密度一致。胸腺瘤组织学上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及混合型,又分为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近期,WHO还依据胸腺肿瘤的上皮细胞形态及其与淋巴细胞比例,分为A型、AB型、B型及C型,该型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并与肿瘤侵

4、袭性、复发等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临床上约30%~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CT表现:①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②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③增强检查,实性部分呈较均匀强化。④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肿瘤。一般主认为是由于胚胎时期第3、4鳃弓发育异常,主要为部分多潜能组织、细胞

5、迷走脱落,并随心血管的发育进入纵隔所致。病理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含外胚层与中胚层组织,多呈单房囊状;另一类为实性畸胎瘤,组织学上含3个胚层,结构复杂,可存在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CT表现①囊性畸胎瘤多为厚壁囊肿。②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100HU)和软组织成分。③不均匀强化,瘤灶一过性显著强化常提示恶性。④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淋巴瘤为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病理上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杰金病。临床上以

6、霍奇金病多见,常见于青年,其次为老年。临床症状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纵隔脏器受压症状如呼吸困难临床上表现有病程短、发展快和症状重的特点。CT表现:①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前纵隔管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其次是气管及支气管和隆突下组。②肿块较大时中心可发生坏死,但很少出现钙化。③增强可见轻度强化。④纵隔内结构可受压移位。⑤纵隔淋巴瘤可自前、后纵隔侵犯胸膜外和胸壁而形成软组织肿块。⑥病变也可经淋巴沿支气管周围侵犯肺实质。⑦心包受累出现心包积液和增厚。⑧侵犯胸膜,可表现为胸膜结节、胸腔积液。神经源性肿瘤病因病理神经源性

7、肿瘤为最常见的后纵隔肿瘤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的神经纤维瘤,除纵隔外,可见于其他神经,同时伴有多发皮肤结节、紫斑及骨改变,称为神经纤维瘤病。CT表现:①肿瘤好发于后纵隔椎旁。②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为圆形,神经节性肿瘤呈纵行生长,而分叶者多见于恶性肿瘤。③肿块内可发生囊变或脂类较丰富而密度减低。④增强有强化。⑤相邻椎间孔扩大、相邻椎体破坏

8、等。⑥胸膜下结节和胸腔积液是恶性的一表现。纵隔囊肿支气管囊肿是胚胎时支气管胚芽迷走至纵隔发育异常所致。①常见于气管旁及气管隆嵴下。②呈单房囊性肿块。密度均一,多呈水样密度,CT值0~20HU。某些囊肿内含有高蛋白成分,可呈软组织密度,甚至有高达120HU。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③增强检查,病变没有强化。对于平扫显示为高密度囊肿,病变无强化有助与其他实体性肿瘤鉴别。食管囊肿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囊肿类似,常发生于纵隔内食管中1/3附近。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