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重力》-1

【教学设计】《重力》-1

ID:40311357

大小:19.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重力》-1_第1页
【教学设计】《重力》-1_第2页
【教学设计】《重力》-1_第3页
【教学设计】《重力》-1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重力》-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力u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了解重力的方向及铅垂线的应用;(3)了解重心及重心的应用;(4)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会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2)阅读人类航空发展简史;(3)查阅世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并思考图象法的应用;(2)在查阅世界各地重力加速度数值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定义各物理量的意义。u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重力

2、的方向、重心u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u课的类型新授课u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u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水受重力而往低处流》。播放视频《苹果受到重力而下落》。教师活动:描述视频中的具体过程,引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新课讲解一、重力教师活动:讲解重力的概念。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的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G表示重力。二、重力的大小教师活动:通过生活中的拎起不同质量的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的直观经验引出探究重力的大小的演示实验。发现问题:拎起不同质量的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

3、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猜想和假设: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大。设计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不同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进行实验:(1)分别测量1个、2个、3个……6个钩码所受的重力;钩码个数123456质量m/kg0.0500.1000.1500.2000.2500.300重力G/N(2)绘制G-m图象。分析数据:从图象分析规律。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牛每千克,即N

4、/kg。一般情况下g取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师生活动:查询世界主要城市的纬度和g值(当地物体所受重力与这个物体的质量的比值)。教师活动:演示动画《同一物体在不同天体所受的重力》。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世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和与演示动画的交互操作,让学生更为深刻、清晰地理解重力不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三、重力的方向教师活动:通过新课引入的例子引出重力的方向。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或者是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悬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于地球的自转不能说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

5、只能说是竖直向下。教师活动:展示铅垂线及其应用的图片。铅垂线用铅垂线检查墙是否砌得竖直用铅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四、重心教师活动:展示平衡鸟的图片,展示中性笔的图片。教师设问:为什么平衡鸟非常稳定,不会倒下或倾斜?为什么很难将中性笔竖起来?教师活动:讲解重心的概念、物体的重心、重心与稳度。重力作用于物体的每一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好像重力作用于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就在这个物体上,如光盘。学生活动:阅读《重心与稳度.jpg》。五、重力的由来教师活动:

6、讲解重力的由来。地球附近的物体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在吸引其他物体的同时也会受到这个物体对地球的吸引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怎样产生的?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就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典题剖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B.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答案:C例2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

7、力,它受到的力是()A.重力和推力B.重力C.冲力D.惯性力答案:B例3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下C.竖直向下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答案:C例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D.只有重心才受重力的作用,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的作用答案:C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