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04441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关于“重庆模式”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引言:“重庆模式”的概况重庆直辖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重庆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重庆模式这一概念在2010年6月12日由七大部委联合推出,它的优势在于通过系统工程解决重庆房地产问题,该模式实际上分为三个部份。首先是公租房建设:未来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决100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其次是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从明年开始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
2、给予重庆户口。农民工要拿到重庆户口,必须放弃宅基地复耕农地。这样既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证了足够的耕地面积。第三是加强建设IT产业集群: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业,并做到80%的零配件在重庆本土生产,这样就可以解决300万入城的农民工工作问题。未来10年内,重庆主城区将会形成1000平方公里建成区,新增人口500万~600万,这些新增人口将主要分布在重庆一环和二环之间,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重庆产业发动机就位于这一区域。按照两江新区的规划,到2020年,新区内人口将从现在的17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重庆将通过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等开发区建设,加速推动重庆城市
3、化进程,并吸引重庆远郊区县劳动力向主城区转移。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预计到2010年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产业投入80亿美元,实现年工业销售值800亿元。成为了重庆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这一系列的举措,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风向标。因此,本文就“重庆模式”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一些讨论。一、重庆模式的定义何谓重庆模式?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标准答案,把当下对其研究的一些观点归纳一番,重庆模式应该是,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化,实施农村居民低保制度等;照顾民生,实施低税率政策,首创
4、购房退个人所得税政策等;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内需促经济增长,内销市场占工业产值九成,既汲取了沿海地区的经验,又回避了风险。重庆引入惠普、思科等品牌企业的同时,将实现80%的零配件在重庆本土生产,不仅满足现有市民充分就业,300万进城农民的就业也不再成为问题。这种模式是良性循环的模式,是科学发展的模式。其中“五个重庆”方略的实施,可使重庆在不远的将来,天空更富氧,地面更平安,百姓更健康,环境更宜居,出行更顺畅。“重庆模式”,最早现身于房地产领域,重庆市执政者亮出了一个新鲜论点——“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土地革命;革命成功了,人民政府还要解决好群众的住房
5、问题。”重庆规划未来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解决100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使暂时买不起房的中下阶层百姓都能以最低的租金,住上房子。今年8月份,济学家郎咸平在广州的一次论坛上,对重庆大量推广保障性住房、引农民工进城的发展模式大加赞赏,并誉为“重庆模式”,且称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在研究重庆模式可否具有被复制的普遍性。这个重大举措被民间誉为中国的“二次房改”甚至被称之为中国的真正房改。重庆提出的“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已被中共高层所认同,前不久的中央五中全会,首次放弃了3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以
6、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全面发展新纲领,中国将进入一个战略转折新阶段。二、“重庆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五大矛盾:一是城乡矛盾大。“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严重阻碍发展,也极不公平。二是地区矛盾大。邓小平讲东部先发展起来,到世纪末再帮助中西部发展是对的,但政策执行有偏差,再加上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使得城乡、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从而埋下了极大的社会隐患。三是经济与社会的矛盾。这是“一手硬一手软”的新发展——“软”的方面从思想道德发展到民主政治、人民生活,等等——导致的。教育、养老和住房改革,由于都走了片面市场化的
7、错误道路,成为三大严重问题,被群众称为“新三座大山”。分配上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逼近0.5。整个民族道德大滑坡、“黄赌毒”泛滥。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腐败行为仍不断发生。四是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五是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矛盾。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经济周期与投机资本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产生上述五大矛盾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不少地方把一个本来正确的重要思想和一个根本性的战略,即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和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在贯彻执行中严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