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04192
大小:99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30
《优化方案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民版专题一专题高效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高效总结专题要旨概览专题知识整合一、准确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2)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3)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实行原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需要(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基本特点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皇帝从决策到
2、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4)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评价积极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评价消极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在思
3、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3)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二、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察举制特点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兴起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察举制评价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2)考选具有封闭性,以官举士,民意无从体
4、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特点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兴起隋唐时期演变各朝沿用,明清时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僵化科举制评价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2)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4)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科举制评价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1.秦朝时期,嬴政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
5、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通过三公九卿的相互牵制和对郡守、县令的直接任免,加强了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中央设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是中枢决策机构。2.汉武帝时期,建立新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中朝”,由皇帝亲信充任。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作为中枢权力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并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4.北宋时期,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6、,但相权已经被分割。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5.元朝时期,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立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元朝的宰相。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过重,不利于中央集权。6.明朝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宰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由于事务繁多,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7.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
7、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