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99863
大小:20.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9-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目标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而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矛盾的含义,初步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哲学观点,能运用知识分析生
2、活事例,培养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于矛盾的故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矛盾观的兴趣;通过矛盾普遍性的学习,提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自身生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课前准备◆1、课前安排预习课文2、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3、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准备好图片和文字材料,
3、制作成课件,供上课使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导入,目标定向。通过口述和幻灯片展示:九道门的故事,提出问题:材料中的男子能找到女朋友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教师引导:用哲学语言回答就是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引出课题)让学生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定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定向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步骤二:学案引领,自主学练。通过课前预习案,让学生自主查漏补缺,并用幻灯片展示各小组要完成的任务
4、。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教学过程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组内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并派出一位同学进行板演。探究的问题:(一)、问题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1、他为什么不敢剪?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二)问题探究二:多媒体展示:材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三)问题探究三:1、找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中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材料得出你们的研究结论。2、讨论:现阶段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大学
5、毕业后会关心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还会不会有新的问题?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四)问题探究四: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五)问题探究五: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在哲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各小组学生代表把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板书,板书结束后,请另外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该小组的答案,并进
6、行打分。设计意图:通过事例探究,小组学习讨论,小组代表进行讲评,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体验中理解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教学过程步骤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通过探究一,老师总结: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结论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探究二,老
7、师提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两个具体的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进行讲解教师: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矛盾斗争性与矛盾同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探究三,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从而得出矛盾的
8、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通过探究四,教师:我们怎样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呢?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