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

ID:40285043

大小:22.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_第1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_第2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_第3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_第4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青岛48中李涵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本课通过月球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对追溯生命起源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几种假说,并认识到目前关于生命的起源并没有定论,最后介绍学者广

2、泛认可的化学起源学说。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

3、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材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它应该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可以

4、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

5、法。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教师提问:你认为月球上

6、有生命存在吗?学生自由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月球上不具备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没有生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二、目标导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怎样“教”呢?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愉快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目标意识驱使下,产生永恒的“内驱力”。显然,“导学”环节就成为“六环节”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堂课中“时间篇幅”最长的一段。【目标分解】三、导思点拨在目标导学环节后,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起到加强印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7、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符合“认知——思考——再认知”的认知规律。【讲授新知】一、生命起源假说1.提出问题:有没有人亲眼见过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过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上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通过亲自观察来获得,也难以得到直接的证据,但是我们知道,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因此关于生命的起源,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科学推测不能靠天马行空的凭空想象,它需要有确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