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

ID:40272155

大小:40.07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30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_第1页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_第2页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_第3页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_第4页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四篇【篇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调研汉家旧县,江左名区。已置县2100余年的XX省X县,静静地卧于皖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也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然而当年曾护佑红色队伍开展革命的厚重大山,在改革开放后也成为阻挡父老乡亲致富的一道障碍。XX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辖9镇2乡,总人口36万,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XX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成功摘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XX县上下全力奋战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34

2、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87户、23985人,已脱贫11299户、22250人,未脱贫288户、735人。计划2019年脱贫433人,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怎样把被动的“输血”式扶贫,变成主动的“造血”式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近年来,XX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把当地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群众的脱贫优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求,当地的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贫困户持续增收的“稳定器”。XX县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璀璨的文化积存,涵养了勤劳

3、智慧的XX县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宣纸文化。宣纸“始于唐代、产于XX县”,XX县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而只有产自XXXX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才能制作出正宗的宣纸。近年来,XX县做大做强宣纸产业,用高质量发展带动精准扶贫工作,采取“公司+贫困户”方式,带动贫困林农发展青檀等宣纸原料种植,定向培育6.5万亩青檀基地,受益贫困村20个、贫困户2585户,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好山好水出好茶,XX县盛产优质茗茶。近年来,XX县将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出台《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

4、致力走标准化优质发展道路,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近万亩,小小茶树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收益这么好的产业,老百姓当然抢着干。我县还出台政策对贫困户发展茶产业每亩补贴1000元,同时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和上门指导。”XX县农委主任杨小俭介绍。两年来,全县新增发展茶叶种植贫困户1600余户。大南坑村、上漕村和宋村村等三个贫困村被认定茶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村集体收入快速提高,顺利实现“村出列”。龙头企业中徽茶叶合作社坚持产业带贫,优先收购扶贫对象采摘的茶鲜叶、优先支付扶贫对象茶鲜叶收购价款、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到合作社就业,而且提高扶贫对象交售的茶鲜叶收购价格1

5、0%,这些举措给了贫困户更多实实在在的照顾,带动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XX县物产丰富,还出产木梳、烟叶等。XX县充分依托地域产业特色,近年来大力实施“三叶(茶叶、烟叶、菜叶)、二纸(宣纸、书画纸)、一梳(木梳)”农业产业化工程,建立101个农业园区,培育发展30多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投入800多万搞规模农业。有产业才有就业。不解决就业,贫困群众会感到“有力无处使”,从而失去脱贫的信心、向上的动力。有了产业带动的就业,每户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参加政府牵头组织的职业技术培训,他们就拥有了一技之长。信心越来越足,就业能力越来越强,贫困户的主体性就逐渐显现出来了。习近平总

6、书记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XX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的需求进行扶贫工作,例如以前XX县茶叶只生产绿茶一个品种,采摘期一般只有15天左右,茶叶种植贫困户收入有限。现在茶叶合作社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开发了乌龙茶、红茶等项目,大量收购贫困户的后期鲜叶,让多数贫苦户茶叶种植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额外收入。“定点收购和保护价收购也解决了贫困户种植茶叶的后顾之忧,我村20余户贫困户通过出售后期鲜叶,增加了额外的收入,带动脱贫效果非常明显。”蔡村

7、镇宋村村党总支书记杨兴华介绍说。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副县长肖阳在扶贫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摸索到这样一个规律:“搞结合当地传统特色的产业,是贫困群众最容易上手的;而结合产业搞好就业,是贫困群众脱贫最快的。”他告诉我们,当地企业积极吸纳大量农村人员及有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加上政府提供的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基本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很多贫困户劳动能力较弱,没有能力承担高负荷工作,我们通过分割工作量、分割工作时间、居家就业等方式灵活安排贫困户工作,既解决了招工难问题,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汀溪兰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云介绍。目前,XX县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