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论1.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我国现今基
2、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1.2.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
3、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5、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3.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1)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
6、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4)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5)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最高宗旨)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7)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包括:
7、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1.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二、突破学科中心三、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3.2.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4.1.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重过程轻结果
8、,以人为本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