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复习总结

遥感复习总结

ID:40257289

大小:44.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9

遥感复习总结_第1页
遥感复习总结_第2页
遥感复习总结_第3页
遥感复习总结_第4页
遥感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遥感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1.遥感---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获取目标的观测数据,然后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即认识观测对象)。2.遥感技术系统---将遥感技术和方法应用到某个专业领域所构成的技术系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1、空间部分(空基系统);2、地面部分(地基系统);从功能的角度:1、观测系统;2、数据传输与接收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4、应用系统。)1.1遥感(RemoteSensing)概念1)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目标物的后向散射信号。2)被动遥感:传

2、感器不向目标物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受目标物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1.2遥感过程1)遥感信息源;2)空间信息的获取;3)遥感数据传输与接受;4)遥感图像处理;5)遥感信息提取、分析与应用1.3遥感技术分类1)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宇航遥感。2)按电磁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等。3)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光学摄影、扫描成像)。4)按遥感信息获取方式分: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5)按遥感应用领域分:从大的研究领域分为: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和海洋遥感。从具体应用

3、领域可分为:资源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等。1.4遥感技术的特点1)宏观特性,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居高俯视,探测范围大2)动态监测: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能反映动态变化3)技术手段多样,可获取海量数据:进行探测的波段包括可见光、红外光、微波等,雷达遥感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穿透地下一定深度,多级分辨率、多时相、多波段、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获取4)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5)局限性:第二章电磁波谱----(电磁波是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依大小顺

4、序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即称为电磁波谱。1、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1.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2.温度愈高,辐射通量密度也愈大,不同温度的曲线是不相交的。3.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2、地物光谱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W黑的比值。3、地物在不同波段上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不同,即其光谱发射率不同,以光谱发射率为纵轴,以波长为横轴,将光谱发射率和波长的对应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成曲线,该曲线称为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曲线。4、依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

5、为三种类型1.黑体或绝对黑体,其发射率ελ=ε=1,即黑体发射率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并且等于1。2.灰体,其发射率ελ=ε=常数<1(因吸收率α<1)。即灰体的发射率始终小于1,ε不随波长变化。3.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而且ελ<1(因吸收率α也随波长而变化并且α<1)。5、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1)地物的反射率(反射系数或亮度系数):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2)地物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称之为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3)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根据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而绘成的曲线。地物电磁波光谱

6、特征的差异是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本原理。入射到叶子上的太阳辐射透过上表皮,蓝、哄光波段的光辐射被叶绿素全部吸收而进行光合作用,绿光大部分也被吸收,但仍有一部分被反射,所以叶子呈现绿色。五、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水体波谱特性水体的反射率在整个波段范围内都很小,从蓝光段的15%降至红光段的2%,进入红外波段后几乎等于零。影响水体反射率的主要因素是水的混浊度、水深、以及波浪起伏、水面污染、水中生物等。洁净的水对蓝紫光有一些反射,其余波段大部分被吸收;蓝紫光也能穿透一定深度的水层(2-20m)。如果水较深,逐渐被吸收,如果水较浅,部分光线可反射返回地面。水中的悬浮

7、沙粒径大于太阳光谱波长,结果产生米氏散射,使水的反射率在各波段都有所提高,尤其在黄红波段,增加更大。水中的浮游生物由于其含叶绿素,所以在红外波段有较高的反射率,水面因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通常在紫外波段有较高的反射率。水面波浪起伏也可增加反射率。土壤土壤对电磁辐射的反射状况很复杂,许多可变因素,如土壤类型、表面粗糙度、矿物成份、太阳高度角和水分含量等,都影响土壤的反射波谱特性。一般在可见光区土壤的反射率高于植物,而在近红外波段则相反。1)土壤类型不同,反射波谱相异如半沙漠地区的土壤,反射率较高,在近红外波段和植物的反射率几乎相当,而在红光波段相差很大;黑土的反

8、射率在所有波段都很低。2)土壤颗粒小的表面反射率大,大的反射率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