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最苦与最乐(用)

11、最苦与最乐(用)

ID:40253667

大小:7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9

11、最苦与最乐(用)_第1页
11、最苦与最乐(用)_第2页
11、最苦与最乐(用)_第3页
11、最苦与最乐(用)_第4页
11、最苦与最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11、最苦与最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苦与最乐康有为在上海的寓所之一定居上海之初,康有为投资了交通干线附近的房产,获利颇丰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近资产阶级代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著有《饮冰室全集》。《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①注音:契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

2、mǐn)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③补充解释词语: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诵读全文后回答: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又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去层层退进加以阐述的?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6、找出课文中的设问

3、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是怎样回答的?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又是什么?负责任(或未尽责任)尽责任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衰老、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解,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肩头,无处可逃,来说明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去层层退进加以阐述的?作者从显而易见的事说起:欠钱没还、受恩惠没报、得罪人没有赔礼来说明对于一个人,自己对他的责任没有解除而感到内心不安,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自己也是如此。作者接着用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

4、的“责任”:受过他人好处,我应该做的而且有力量能够做到的,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事,对于他人,对于这件事,对于将来的自己就有了责任。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任则得大快乐;尽小责任则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去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之在手,苦中有真乐,苦乐循环是有活力的人间的一种趣味。6、找出课文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是怎样回答的?作者在段首提出问题,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片刻思考,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下文的回答,使文章能够紧紧的吸引读者。五个设问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

5、紊,令人信服。结论是要在尽责任中寻找人生的快乐。最苦与最乐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1、2)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获得快乐(5)指出责任的范畴及责任未尽的痛苦程度(2)人生最快乐的事是责任完了(3、4)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3)举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的例子(4)为什么是最苦的事,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1)分说总说拓展延伸课文内容:①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

6、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请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好处: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第三步: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把它读出来。句型练习——仿写:根据示例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例: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_________若能_______,虽————。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生______________,莫若______________。

7、b、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②积累:a、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曾子:任重而道远      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          ③学生座谈,发表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