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

ID:40253197

大小:40.3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29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_第1页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_第2页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_第3页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_第4页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创血液分析报告指标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血液133项指标报告详解血常规:1、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其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人体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成年男性:120g~160g/L,成年女性:110g~150g/L,儿童:110g~160g/L,新生儿:170g~200g/L,升高:  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 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

2、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建议:戒烟,到负氧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调养,如公园、森林等。减低: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1) 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

3、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 病理性减少:  ①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② 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建议:补充蛋白质、多种营养素、多食肝、

4、黑木耳、大枣等。2、红细胞:也称红血球,90%由血红蛋白组成,使血液呈红色。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儿童:4.0~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心衰、紫绀、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等症状的人群。升高:  增多:(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 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5、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3) 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建议:排除严重疾患,建议多做有氧运动,注意补充水分减低:(1) 急性或慢性失血。  (2) 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 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 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建议:积极进行补铁和增加血红素的治疗,多吃含铁高的食物,例如:红枣、动物肝脏、红皮花生、阿胶等3、白细胞:是指血液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外的各种血细胞。活动和餐后适当增高,

6、在安静和放松状态下较低,一天之内的变化甚至可相差一倍。白细胞及分类低注意免疫功能是否降低。升高:下午较上午偏高,吸烟者、剧烈运动、酷热和严寒、月经期、排卵期、妊娠期、产后、情绪激动、刺激等因素都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增高。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白细胞升高最严重的问题是造血AMP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就是白血病,其白细胞常会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以是正常人的数倍或数十倍以上。建议:排除恶性肿瘤可能之余,积极治疗炎症减低: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当白细胞数量低于4×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

7、减少,但其临界值往往设定为(2.5~4)×10^9/L,也就是说低于2.5时肯定考虑为异常。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白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白细胞减少的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建议: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忌生冷寒性的食物,可多吃菌类食品。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pg: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

8、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需要检查的人群:有高寒、急骤发热、心悸、气促等症状的人群。  升高:常为大细胞性贫血,见于恶性贫血,叶酸缺乏,长期饥饿,网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  建议:补气养血,加强营养减低:即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见于缺铁,慢性失血,口炎性腹泻,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